九年之蓄的成语故事


九年之蓄

拼音jiǔ nián zhī xù

基本解释九年的储备。指国家平时有所积蓄,以备非常。

出处《礼记·王制》:“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暂未找到成语九年之蓄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九年之蓄)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清·壮者《扫迷帚》第24回:“‘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你这少年,公然充起著述名家来,怪极!怪极!”
独行其是 茅盾《子夜》七:“美国还不能在世界上独行其是,尤其在东方,他有两个劲敌。”
三余读书 《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民困国贫 《宋史·河渠志》:“当此天灾岁旱,民困国贫之际,不量人力,不顺天时,知其有大不可者五。”
宗生族攒 汉·扬雄《蜀都赋》:“其竹则宗生族攒,俊茂丰美。”
折腰五斗 《晋书·陶潜传》:“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有过之无不及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析肝刿胆 明袁宗道《乞进<大学衍义>疏》:“其当上指与否,俱且和颜受之。有不析肝刿胆者,非夫也。”
不知甘苦 春秋 鲁 墨翟《墨子 非攻上》:“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辨矣。”
推崇备至 清 曾朴《孽海花》第八回:“所谈西国政治、艺术,石破天惊,推崇备至,私心窃以为过当。”
竞短争长 宋·陈亮《谢张侍御启》:“竞短争长,无复此梦。”
铁鞋踏破 清·孔尚任《桃花扇·逃难》:“便天涯海崖,天涯海崖,十洲方外,铁鞋踏破三千界。”
江海同归 宋·钱易《南部新书》:“初若矛楯相向,后类江海同归。三殿谈经,自此始也。”
风行电掣 清·姜承烈《<书影>序》:“先生触目,洞中机要,剖决若神,风行电掣。”
说千说万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67卷:“今人解《易》……说千说万,与《易》全不相干。”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十六回:“丑媳妇总得要见公婆的,索性我自己招罢。”
暧昧不明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又把你姑娘一片侠肠埋没得暧昧不明,我安龙媒真真地愧悔无地!”
谷父蚕母 宋 曾慥《类说 续仙传》:“世人厌弃五谷,地司已收其种矣,可相率祈谢谷父蚕母,当致丰穰。”
有初鲜终 《诗经·大雅·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丰墙硗下
岁序更新
飞土逐害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孝子不忍见其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害’之谓也。”
同床共寝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1回:“殊不知我与罗郎虽同床共寝两月,而此身从未沾染,此心可对天日。”
宵小之徒 清·黄六鸿《城厢·防守》:“外有旷僻无人之地,恐宵小从此出入。”
好丹非素 南朝 梁 江淹《杂体》诗序:“至于代之诸贤,各滞所迷,莫不论甘则忌辛,好丹则非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