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而论之的成语故事


笃而论之

拼音dǔ ér lùn zhī

基本解释笃:切实。确切地论述。

出处晋·裴启《语林》:“林公云:‘文度著腻颜,挟《左传》,逐郑康成,自为高足弟子;笃而论之,不离尘垢囊也!’”


暂未找到成语笃而论之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笃而论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双管齐下 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故事拾遗》:“唐张璪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于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势凌风雨,气傲烟霞。”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袁州蒙山道明禅师》:“某甲虽在黄梅随众,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授入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是某甲师也。”
薄命佳人 元·洪希文《书美人图》:“可怜前代汗青史,薄命佳人类如此。”
接三连四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9回:“我又没逃了,这么接三连四的叫人来找。”
千金买笑 南朝宋·鲍照《代白纻曲》:“齐讴秦吹卢女弦,千金雇笑买芳年。”
志坚行苦 唐·李公佐《谢小娥传》:“娥志坚行苦,霜舂雨薪,不倦筋力,十三年四月,始受具戒于泗州开元寺,竟以小娥为法号,不忘本也。”
逶迤退食 《诗经 召南 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灭虢取虞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5回:“今先定西蜀,乘顺流之势,水陆并进,并吞东吴,此‘灭虢取虞’之道也。”
五零二落 柳青《铜墙铁壁》第13章:“他和婆姨用复员费做本钱逢集摆小摊的货箱子,被捣得五零二落,东一块西一块扔在院里。”
不丧匕鬯 《周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附影附声 清·钮琇《觚剩·惠士陈言》:“何意三春出作之时……始觉说痴说梦,无非附影附声。”
北辰星拱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指矢天日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窦氏》:“女要誓;南指矢天日,以坚永约,女乃允之。”
腹有鳞甲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陈震传》:“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粉妆银砌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0回:“贾母笑着,挽着凤姐的手,仍上了轿,带着众人说笑,出了夹道东门,四面粉妆银砌。”
穷泉朽壤 晋·潘岳《哀永逝文》:“委兰房兮繁华,袭穷泉兮朽壤。”
冤家宜解不宜结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回:“常言道:‘冤家宜解不宜结。’那人来惹我,尚然要忍耐,让他几分,免了多少是非。”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你不仁,我不义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回:“他无仁,我无义。公子必欲免祸,非行大事不可。”
天道无私 宋·王禹偁《谢历日表》:“臣闻天道无私,所以运行寒暑;圣人有作,所以恭授民时。”
一家之学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班固《典引》:“司马迁著书成一家之言。”
一而光
以噎废餐 《南史 贺琛传》:“卿又云‘百司莫不奏事,诡竞求进’。今不许外人呈事,于义可否?以噎废餐,此之谓也。”
知疼着热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7卷:“亲生的,正在乎知疼着热,才是儿子。”
物阜民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