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停主人的成语故事

拼音jū tíng zhǔ rén
基本解释居停:寄居之处。寄居之处的主人。指房东。
出处《宋史·丁谓传》:“帝意欲谪(寇)准江淮间,谓退,除道州司马。同列不敢言,独王曾以帝语质之。谓顾曰:‘居停主人勿复言。’盖指曾以第舍假准也。”
暂未找到成语居停主人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居停主人)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及时行乐 | 《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人生如白驹过隙,倘不及时行乐,则老大徒伤悲也。” |
根株附丽 | 明·唐顺之《与周约庵中丞论项守》:“又自罗翁当国,为缙绅所辐辏,而永嘉之人根株附丽,攫美官鼓声势者尤众。” |
兵强则灭 | 《列子 黄帝》:“老聃曰:‘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按今本《老子》作“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 |
枝源派本 | 宋叶滴《题陈寿老论孟纪蒙》:“天台陈耆卿生晚而又独学,奚遽笔之书?然观其简峻捷疾,会心切己,则非熟于其统要者不能入也;总括凝聚,枝源派本,则非博于其伦类者不能推也。” |
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 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自是之后,以强凌弱,以众暴寡,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 |
海水桑田 | 唐·韦应物《汉武帝杂歌》之一:“海水桑田几翻覆,中间此桃四五熟。” |
按名责实 | 唐 陆贽《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夫求才贵广,考课贵精。求广在于各举所知,长吏之荐择是也;考精在于按名责实,宰臣之序进是也。” |
光彩射目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第一卷:“几、榻、裙、衣,不知何名,光彩射目。” |
色艺无双 |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第五卷:“小旦马大保,为美臣子,色艺无双。” |
砥厉名号 |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利污义;砥厉名号者,不以欲行。” |
辜恩负义 | 元 柯丹邱《荆钗记 觅真》:“畜生反面目,太心毒;辜恩负义难容恕,真堪恶。” |
獐头鼠目 | 《旧唐书 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
染翰成章 |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诗,适情之具。染翰成章,自然高妙,何必苦思以凿其真?” |
瞠乎其后 | 庄周《庄子 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
咽喉要地 | |
色艺绝伦 | 宋·无名氏《李师师外传》:“师师无所归,有倡籍李姥者,收养之。比长,色艺绝伦,遂名冠诸坊曲。” |
鸾鹄在庭 | 宋·苏轼《祭张文定公文》:“寿考之余,报施亦丰。一子四孙,鸾鹄在庭,以华其终。” |
目不苟视 | 明·李贽《卓吾论略》:“吾大人何如人哉?身长七尺,目不苟视。” |
千绪万端 | 《晋书·陶侃传》:“终日敛膝危坐,阃外多事,千绪万端,罔有遗漏。” |
半上落下 | 《朱子全书》卷十五:“圣人不肯半上落下,直是做到底。”又卷九:“人各有个知识,须是推致而极其至,不然半上落下,终不济事。” |
切理餍心 | 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叙》:“道通天地之外,思入风云之中,批隙导窾,切理餍心。” |
悬壶问世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费长房传》:“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 |
明刑弼教 | 《尚书 大禹漠》:“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 |
悬河注水 | 《旧唐书·杨炯传》:“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 |
超群拔类 | 宋 苏辙《臣事下三》:“幸而又有超群拔类之才,则公卿大臣又得荐之于天子,而特宠贵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