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皆碎的成语故事


玉石皆碎

拼音yù shí jiē suì

基本解释犹玉石俱焚。

出处三国·魏·锺会《移蜀檄》:“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皆碎,虽欲悔之,亦无及已。”


暂未找到成语玉石皆碎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玉石皆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三人行,必有我师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世道人情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5回:“虽不敢说历尽甘苦,然世道人情,略略的领悟了些须。”
魄散魂飘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七回:“双手攥定了这根九环锡杖,谨照着他的腰眼骨儿,着实断送他一下,把个孽畜打得一个星飞缭乱,魄散魂飘。”
众口一词 唐 令狐楚《谢赐冬衣状》:“自臣而下,万口一声。”
功德无量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南阳慧忠国师》:“功德无量,非口所说,非意所陈。”
高情厚意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2回:“既承员外高情厚意,待老汉去叫小女出来拜见。”
孜孜无倦 《南史·范泰传》:“泰博览篇籍,好为文章,爱奖后生,孜孜无倦。”
群蚁溃堤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从流忘反 《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一记得了,久而久之,不论尊卑长幼,远近亲疏,一股脑子,把称谓搁起来,都叫别号,尤其怪。照这样从流忘反,流到我大清二百年后,只怕就会有‘甲斋父亲’‘乙亭儿子’的通称了。”
处之绰然 宋·程颐《明道先生行状》:“人皆病于拘碍,而先生处之绰然。”
五斗折腰 《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乐而不荒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其余皆数世之主也。子展其后亡者也,在上不忘降。印氏其次也,乐而不荒。”又《襄公二十九年》:“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宜。”杜预注:“节之以礼。”
神藏鬼伏 唐·司空图《漫书》诗:“世路快心无好事,恩门嘉话合书绅。神藏鬼伏能千变,亦胜忘机避要津。”
涸泽而渔 《文子 七仁》:“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绷巴吊拷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四回:“好女婿呀!这早晚还不起来谢亲,又不到师父处报喜,还在这里卖解儿耍子哩!咄!你娘呢?你老婆呢?好个绷巴吊拷的女婿呀!”
凫短鹤长 元·关汉卿《乔牌儿》套曲:“算到天明走到黑,赤紧的是衣食。凫短鹤长不能走。”
桥是桥,路是路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七:“就是萧队长也得说个理。我姓韩的桥是桥,路是路,一清二白的,怕谁来歪我不成,倒要问问老赵哥?”
水色山光 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诗:“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暝沈沈。”
天摧地塌 元·关汉卿《拜月亭》楔子:“你直待白骨中原如卧麻。虽是这战伐,负着个天摧地塌,是必想着俺子母每早来家。”
朝督暮责 唐·李靖《李卫公向对》:“虽朝督暮责,无益于事矣!”
张大其辞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卿于席间,张大其辞,虽然存了齐国一时体面,只恐三杰之后,难乎其继。如之奈何?”
别有匠心
裂地分茅 宋·叶适《任子》:“古者裂地分茅以报人臣之有功,使其子孙嗣之,所以酬祖宗,垂后裔也。”
心怡神悦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引起:“不知君子那三件至乐的事,另有心怡神悦形容不到的田地。”
钻心刺骨 清·李渔《比目鱼》第六回:“一到登场的时节,他把我认做真妻子,我把他认做真丈夫。没有一句话儿,不说得钻心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