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榻留宾的成语故事


悬榻留宾

拼音xuán tà liú bīn

基本解释榻:狭长而矮的床,特指待客留宿的床。把平日悬起的床放下来,留客人住下。比喻对客人以礼相待,格外尊敬。

出处《后汉书 徐稚传》:“在郡不接宾客,惟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悬榻留宾的典故

东汉时期,陈蕃担任豫章太守,他不喜欢留造访的客人过夜,唯独对名士徐稚除外。他的公馆内特为徐稚设了一张床,徐稚来时放下就可以用,走后就将床吊起来,可见他们的友谊有多深。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悬榻留宾)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死要面子 张洁《沉重的翅膀》:“你知道爸爸死要面子,绝不会把这些事往外讲。”
暴内陵外 《周礼 夏官 司马上》:“贼贤害民,则伐之,暴内陵外,则坛之。”
人极计生 《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那人急了,正好没出豁,却见明晃晃一把劈柴斧头,正在手边,也是人极计生,被他绰起,一斧正中刘官人面门。”
桂林一枝,昆山片玉 《晋书·郤诜传》:“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独往独来 庄周《庄子 在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
攞袖揎拳 元 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一个个气昂昂性儿不善,他每都叫吼吼攞袖揎拳。”
作金石声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
正人先正己 王朔《永失我爱》:“这也就是我自个,换别人这样儿我也早急了,要不怎么说正人先正己上梁不正下梁歪。”
清规戒律 《释门正统》:“元和九百丈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
逢山开道 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三千鸦兵为先锋,逢山开道,遇水叠桥。”
有眼如盲 元·范子安《竹叶舟》第四折:“师父,弟子有眼如盲,只望师父救度咱。”
一般见识 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三折:“十三把钥匙都在我手里,我也不和你一般见识。”
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 元·无名氏《马陵道》楔子:“自古道,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必然见俺二人学业成就,着俺下山,进取功名。”
积露为波 明 袁宏道《题龙堂僧募册》诗:“衲子欲言面羞涩,试介乌纱作檀越,积露为波江可得,东邻北里贤相识。”
丰功厚利 汉·班彪《王命论》:“帝王之祚,必有明圣,显懿之德,丰功厚利积累之业。”
踊跃争先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遇见善事,莫不踊跃争先,毫无小人习气,因而邻邦都以‘大人国’呼之。”
一索成男 宋·王迈《贺陈讲书谋仲诹璋庆》诗:“十为良月阳将长,一索成男喜可知。”
毁瓦画墁 《孟子 滕文公下》:“[孟子]曰:‘有人于此,毁瓦画墁,其志将以求食也,则子食之乎?’”赵岐注:“孟子言人但破碎瓦,画地则复墁灭之,此无用之为也,然而其意反欲求食,则子食乎?”
负老提幼 《云笈七签》卷十九:“当期之世,水旱蝗虫,五谷饥贵,兵革并起,人民疾疫,道路不通,负老提幼,散流他方。”
顺天从人 唐·韩愈《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及嗣守大位,行其所闻,顺天从人,传授圣嗣。”
斜行横阵 宋·苏轼《水龙吟》词:“万重云外,斜行横阵,才疏又缀。”
踔厉骏发 清·汪琬《<安南日记>序》:“试读其所与国王书,后先援据故事,踔厉骏发,烂然明析。”
少头没尾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6回:“这是王贤弟你办的事,少头没尾的。”
鲍鱼之肆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慕贤》:“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阳九之厄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予遭阳九之厄,百六之会,枯旱霜蝗,饥馑荐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