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顾大局的成语故事


不顾大局

拼音bù gù dà jú

基本解释不考虑整个局面或形势。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6回:“似此不顾大局,自便私图,若非钦派亲信大员,前往各省详细稽查,认真清理,将来财政竭蹶,根本动摇,其弊当不可胜言……”


暂未找到成语不顾大局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不顾大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长风破浪 《宋书 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珠流璧转
心怀鬼胎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谁知素梅心怀鬼胎,只是长吁短叹,好生愁闷,默默归房去了。”
巴三揽四 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四折:“我说的丁一确二,你说的巴三揽四。”
方正不阿 《明史·王徽传》:“有方正不阿者,即以为不肖,而朝夕谗谤之,日加浸润,来免改疑。”
食言而肥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二十五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
有嘴没心
艳色耀目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第七卷:“莫非玉羁、金勒、宝艠、花鞢、艳色耀目,香风袭人。”
门户洞开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13章:“派到中国来的间谍可以化装成旅行家或者利用其它名义,在这个门户洞开的国度里以‘贵宾’的身份出现。”
混沌不分 《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窃,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窃,七日而浑沌死。”
调脂弄粉 宋·李颀《古今诗话》:“徐仲雅李九皋俱善诗。徐诗富艳,李多用事。李谓徐曰:‘公诗如美女善调脂弄粉。’徐曰:‘公诗乃鬻冥器者,乃垛叠死人耳。’”
什袭珍藏 《太平御览》卷五十一引《阚子》:“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观焉。主人冕玄服以发宝。华匮十重,缇巾十袭。”
高牙大纛 宋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
遗臭无穷 金·元好问《即事》诗:“燃脐易尽嗟何及,遗臭无穷古未闻。”
天知地知 元·杨梓《敬德不服老》第三折:“你须知咱名讳,尽忠心天知地知。”
小心在意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晁盖道:‘好兄弟,小心在意,速去早来。’”
诛求无厌 《元史 乌古孙泽传》:“湖广平章政事要来木贪纵淫虐,诛求无厌。”
舞榭歌楼 宋 沈唐《望海潮》词:“松偃旧亭,城高故国,空余舞榭歌楼。”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他每待强巴劫深宅大院,怎知道摧折了舞榭歌楼?”
八门五花 清·张潮《虞初新志》:“群峰乱峙,四布罗引,如平沙万幕,八门五花。”
校短量长 唐·冯宿《魏府狄梁公祠堂碑》:“婪伊侈谋,将易储皇。公陈不可,较短推长。”
南山可移,判不可摇 《旧唐书·李元纮传》:“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
穿文凿句 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君年少,何以轻穿文凿句,而妄讥诮老子耶?”
悔罪自新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2回:“陈穆公亦有使命至晋,代卫郑致悔罪自新之意。”
表里相符 明 方孝孺《王待制私谥议》:“惟三代之学,本诸身心,著于行事,发于文辞,表里相符,华质不爽。”
元奸巨恶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七回:“若果然当此之际,一毫马脚不露,那人便是元奸巨恶,还合他讲甚么性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