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而望归的成语故事

拼音qǐ ér wàng guī
基本解释企:踮起脚后跟。踮起脚后跟盼望归来。形容殷切地期望。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吏卒皆山东之人,日夜企而望归。”
暂未找到成语企而望归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企而望归)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直言贾祸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
无所畏惧 | 《魏书 董绍传》:“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
鬼门关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5回:“那知越吃越离‘鬼门关’近,这样治病,无怪又生出斗殴的事来。” |
满不在意 | 巴金《复仇集 不幸的人》:“这是一只破旧的提琴,他拿着弓满不在意地拉着。” |
分进合击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六节:“将敌军对我军的战略上的分进合击,改为我军对敌军的战役或战斗上的分进合击。” |
枯骨生肉 | 《隋书·于仲文传》:“伏愿垂泣辜之恩,降云雨之施,追草昧之始,录涓滴之功,则寒灰更然,枯骨生肉。” |
日不暇给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封禅书》:“ 虽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给,是以即事用希。” |
柳门竹巷 | 唐 刘禹锡《伤愚溪三首》诗云:“……柳门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纵有邻人解吹笛,山阳旧侣更谁过” |
普天之下 | 《诗经 小雅 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三番五次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三番五次,缠的老和尚急了,说道:‘你是何处光棍,敢来闹我们!’” |
载鬼一车 | 《周易·睽》:“见豕负涂,载鬼一车。” |
一閧而散 | |
古井无波 | 唐·白居易《赠元稹》诗:“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
日中则昃 | 《周易 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
踵迹相接 | 清·昭梿《啸亭杂录·梁提督》:“自丛岚叠嶂间以刀掘路,士卒各怀一铁钉,踵迹相接,攀钉而上。” |
宦海浮沉 | 茅盾《子夜》:“好计策!不是十年宦海浮沉,磨老了的,就想不出来。” |
袂云汗雨 |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下九》:“张袂成阴,挥汗成雨。” |
放纵驰荡 | |
缘文生义 | 宋·朱熹《答吕子约·论语》:“读书穷理,须认正意,切忌如此缘文生义,附会穿穴。” |
螳臂挡车 | 李一《荆宜施鹤光复记》:“武汉义师之崛起也,以一隅而待北方数省之兵,盖有螳臂挡车之势,危莫甚焉。” |
风云变态 | 唐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形容》:“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 |
云屯鸟散 | 《后汉书·南匈奴传论》:“雠衅既深,互伺便隙,控弦抗戈,觇望风尘,云屯鸟散,更相驰突。” |
备尝艰难 | 《晋书·潘尼传》:“尼职居显要,从容而已,虽忧虞不及,而备尝艰难。” |
水米无交 | 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这河南府有个能吏张鼎,刀笔上虽则是个狠偻儸,却与百姓水米无交。” |
引以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