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流末的成语故事

拼音jiàng běn liú mò
基本解释犹言舍本逐末。
出处明·何景明《<武功县志>序》:“人才则由实而虚,文教则由振而委,亡弗降本流末暌正趋弊者矣!”
暂未找到成语降本流末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降本流末)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结驷连骑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过谢原宪。” |
三只手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8章:“庙会期间上布施的人不断头,得有个人来监视‘三只手’。” |
兼程并进 | 《三国志·贾逵传》:“乃兼道进军,多设旗鼓为疑兵。” |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结交警语》:“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
一日三月 | 《诗·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与草木同腐 | 宋·苏轼《太息送秦少章》:“虽然,自今观之,孔北海、盛孝章犹在世,而向之讥评者,与草木同腐久矣。” |
孤雌寡鹤 | 汉·王褒《洞箫赋》:“孤雌寡鹤,娱优乎其下兮;春禽群嬉,翱翔乎其颠。” |
誓天指日 | 明·方孝孺《正俗》:“而其臣抱君之遗孤,奔走海岛,誓天指日,拥立为帝。” |
好景不长 | 浩然《艳阳天》第六章:“可惜好景不长。” |
深仇大恨 | 元 杨显之《酷寒亭》:“从今后深仇积恨都消解。” |
日升月恒 | 《诗经 小雅 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
东躲西藏 | 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杀的他军兵胆碎魂先丧,一个个哭啼啼东躲西藏。” |
矢如雨下 | 汉·班固《汉书·李陵传》:“陵在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 |
天假其便 | 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乐天久居江乡,牢落殊甚,下官常切怀抱,奈拘职守,不得相从,今幸天假其便,再瞻眉宇,岂胜庆幸。” |
沐雨栉风 | 三国 魏 曹丕《黎阳作》诗:“载驰载驱,沐雨栉风。” |
连篇累册 | 明·都穆《南濠诗话》:“世人作诗以敏捷为奇,以连篇累册为富,非知诗者也。” |
痛快一时 |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这个工作绝不是痛快一时,乱打一顿,所能奏效的。” |
巴人下里 | 南朝 梁简文帝《与湘东王书》:“故玉微金铣,反为拙目所嗤;《巴人下里》,更合郢中之听。” |
断缣寸纸 | 宋·邓椿《画继》卷一:“收藏古画,往往断缣寸纸,皆可珍惜。” |
唇如激丹 | 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今将军兼此三者,身长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齿如齐贝,音中黄钟,而名曰盗跖。” |
齐驱并骤 | 宋·王安石《上邵学士书》:“则韩、李、蒋邵之名,各齐驱并骤,与此金石之刻不朽矣。” |
以古方今 | 《北史·长孙嵩传》:“昔叔孙辞沃壤之地,萧何就穷僻之乡,以古方今,无惭曩哲。” |
指敌忘身 | 战国·尉缭《尉缭子·兵教下》:“兵有五致:为将忘家,逾垠忘亲,指敌忘身,必死则生,急胜为下。” |
一痴一醒 |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纪策考》:“其为结僮之时,一痴一醒,时人尽以为狂。” |
蚀本生意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如果有什么蠢人,不知此理,拒绝睡觉,他明天就没有精神了,这是蚀本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