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出有名的成语故事


师出有名

拼音shī chū yǒu míng

基本解释师:军队;名:名义,引伸为理由。出兵必有正当的理由。后比喻做某事有充足的理由。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师必有名。”


师出有名的典故

楚汉相争时,刘邦趁项羽北上攻打齐王田荣时从陕西临晋渡过黄河收服了魏王豹,接着占领洛阳城,新城县董公建议他找一个兵出有名的理由,说项羽当年杀害义帝,举哀三天,各路诸侯纷纷响应刘邦。刘邦一举攻下楚国的都城彭城。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师出有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容光焕发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阿绣》:“母亦喜,为女盥濯,竟妆,容光焕发。”
调风变俗 《南齐书·崔祖思传》:“详察朝士,有柴车蓬馆,高以殊等;雕墙华轮,卑其称谓。驰禽荒色,长违清编,嗜音酣酒,守官不徙,物识义方,且惧且劝,则调风变俗,不俟终日。”
看人下菜碟儿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回:“我家里下三等奴才也比你高贵些的,你都会看人下菜碟儿。宝玉要给东西,你拦在头里,莫不是要了你的了?拿这个哄他,你只当他不认得呢!”
稳操左券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
追欢取乐 《宣和逸事》前集:“何况徽宗是个风流快活的官家,目见帝都景致,怎不追欢取乐。”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毛泽东《关于“三反”“五反”的斗争》:“多数从宽,少数从严;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八方风雨 唐 刘禹锡《贺晋公留守东都》:“天子旌旗分一半,八方风雨会中州。”
法不传六耳 《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这话可法不传六耳。”
风流雅事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3回:“命探春依次抄录妥协,自己编次,叙其优劣,又命在大观园勒石,为千古风流雅事。”
排除万难 毛泽东《愚公移山》:“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食之无味,弃之不甘 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这一种杂志,大约小峰是食之无味,弃之不甘也。”
遗患无穷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1章:“万一堵截不住,岂非功亏一篑,遗患无穷?”
雕虎焦原 《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獶而右搏雕虎。”又:“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谿,莒国莫敢近也。有以勇见莒子者,独却行剂踵焉。”
身在曹营心在汉 刘波泳《秦川儿女》第一部第二章:“身在曹营心在汉,他就是上马金,下马银,也别想把我买动。”
神驰力困 明·汪道昆《沽水悲》:“可怜素手明于雪,只恐回身化作云,洛神既去,寡人神驰力困,我想那孤馆独眠怎捱到晓。”
扶摇万里 《庄子·逍遥游》:“抟扶摇而上九万里。”
老油子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看他也不象习于行旅,相当难缠的‘老油子’,因而答应容留。”
揭箧担囊 战国·宋·庄周《庄子·胠箧》:“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
夜以继昼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郅恽传》:“昔文王不敢槃游于田,以万人惟忧,而陛下远猎山林,夜以继昼。”
活形活现
覆餗之衅 《晋书·蔡谟传》:“上亏圣朝栋隆之举,下增微臣覆餗之衅,惶惧战灼,寄颜无所。”
千了万当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97卷:“一切两断,千了万当。”
借景生情 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章:“郭祥抱着卡宾枪,食指不离扳机,不断地借景生情地喊着鼓动口号。”
百谋千计 元 关汉卿《魔合罗》第四折:“这其间详细,索用心机,要搜寻百谋千计。”
夜静更阑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现如今是阿谁,忙出去问真实,则见他气丕丕的斜倚着门儿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