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魁祸首的成语故事

拼音zuì kuí huò shǒu
基本解释作恶犯罪的头子(魁、首:头目)。指坏事的根子。
出处明 郑若庸《玉玦记 索命》:“虽是虔婆杀我,娟奴是祸首罪魁,追了他去。”
暂未找到成语罪魁祸首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罪魁祸首)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不切实际 | 丁寅生《孔子演义》第98回:“若是徒有虚名,不切实际,那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
半吞半吐 |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五卷:“仿王孟以为高,而半吞半吐者,谓之贫贱骄人。” |
强聒不舍 | 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 |
斗筲之徒 | 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刘田等传赞》:“斗筲之徒,何足选也。” |
骑牛读汉书 | 《新唐书 李密传》:“(李密)闻包恺的缑山,往从之。以蒲韀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
钟鼓之色 | 《管子·小问》:“夫欣然喜乐者,钟鼓之色也。” |
直言骨鲠 | 唐·韩愈《争臣论》:“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天子有不谮赏从谏如流之美。” |
绿衣使者 | 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鹦鹉告事》:“其时仆妾辈并无所觉,惟有鹦鹉一只在堂前架上。……封鹦鹉为‘绿衣使者’。” |
后台老板 |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13章:“有党的领导,和供销社拉上关系,又有国家银行做后台老板,咱怕什么?” |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 《周易 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天诛地灭 | 宋 朱晖《绝倒录》:“不使丁香、木香合,则天诛地灭。” |
卖文为生 | 唐 杜甫《闻斛斯六官未归》:“故人南郡去,云索作碑钱。本卖文为活,翻令室倒悬。” |
恩绝义断 | 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索什么恩绝义断写休书。” |
拈花弄柳 | 元·高明《琵琶记·瞷询衷情》:“绿鬓仙郎,懒拈花弄柳,劝酒持觞,眉颦知有恨,何事苦相防?” |
无可否认 | 郭沫若《新文艺的使命》:“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
搬唇递舌 | 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三折:“你撒了手,不似你这个两头白面,搬唇递舌的歹弟子孩儿。” |
蝉喘雷干 | 前蜀 贯休《苦热寄赤松道者》:“蝉喘雷干冰井融,些子清风有何益。” |
贵戚权门 | 东汉·班固《汉书·息夫躬传》:“皆交游贵戚,趋权门。” |
监市履狶 | 《庄子 知北游》:“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王先谦集解引李颐曰:‘市魁履豕,履其股脚狶难肥处,故知豕肥耳。” |
事半功百 | 清·魏源《道光丙戎海运记》:“因利乘便,事半功百,而元代所未有也。” |
与死扶伤 | 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白刃合,流矢接,步血属肠,与死扶伤。” |
遗珠弃璧 | 宋·陆游《〈曾裘父诗集〉序》:“然裘父得意可传之作,盖不止此,遗珠弃璧,识者兴叹。” |
新昏宴尔 |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文理》:“以谓凡对明月与听霖雨,必须用此悲感,方可领略,则适当良友乍逢及新昏宴尔之人,必不信矣。” |
枕冷衾寒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便枕冷衾寒,凤只鸾孤,月圆云遮,寻思来有甚伤嗟。” |
琴瑟相调 | 《诗经·小雅·棠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