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丘丈人的成语故事


黎丘丈人

拼音lí qiū zhàng rén

基本解释比喻困于假象、不察真情而陷入错误的人。

出处《吕氏春秋·疑似》:“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


黎丘丈人的典故

春秋时期,魏国都城大梁北面黎丘山有一个黎丘丈人外出喝醉酒回家,遇到奇鬼变成他儿子的模样对他又打又踢。他回家后见儿子对他好好的,明白是奇鬼在作怪。第二天他想去杀奇鬼,竟把前来接他的儿子给杀了。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黎丘丈人)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翩翩起舞 唐 李白《高句骊》:“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诈奸不及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正在五岳楼下来,撞见个奸诈不及的,把娘子拦住了不肯放。”又第五十二回:“那厮带将许多诈奸不及的三二十人,迳入家里,来宅子后看了,便要发遣我们出去,他要来住。”
人不可貌相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二回:“陛下,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若爱丰姿者,如何捉得妖贼也?”
画梁雕栋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光闪闪贝阙珠宫,齐臻臻碧瓦朱甍,宽绰绰罗帏绣成栊,郁巍巍画梁雕栋。”
无名之朴 春秋·楚·李耳《老子》:“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卖剑买琴 清 龚自珍《能令公少年行》:“卖剑买琴,斗瓦输铜。”
乐不极盘 东汉 班固《东都赋》:“乐不极盘,杀不尽物。”
对着和尚骂贼秃 鲁迅《彷徨·肥皂》:“你简直是在‘对着和尚骂贼秃’了。我就没有给钱,我那时恰恰身边没有带着。”
风流倜傥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五卷:“那卢生生得伟貌长髯,风流倜傥。”
孤文只义 清·龚自珍《〈春秋决事比〉自序》:“斯时通古今者起,以世运如是其殊科,王与霸如是其殊统;考之孤文只义之仅存,而得之乎出没隐显之间;……竹帛烂,师友断,疑信半;为立德、适道、达权之君子,若此其难也。”
言信行直
偎香倚玉 元·徐琰《青楼十咏·初见》:“一笑情通,傍柳随花,偎香倚玉,弄月抟风。”
专心一致 《清朝野史大观·缪炳泰以画受高宗知遇》:“可见一技之末,非专心一致为之数十年,亦不能发名而成业也。”
秋色平分 《楚辞·九辩》:“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宋·李朴《中秋》诗:“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藏污纳垢 清 孙雨林《皖江血 定计》:“收回那十八省剩水残山,洗尽这二百年藏污纳垢。”
狐疑不定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4回:“臣为将军决一死战,万死不辞,只恐将军狐疑不定。”
重床迭屋
烟断火绝 《文选·江淹〈恨赋〉》:“若乃骑叠迹,车屯轨,黄尘匝地,歌吹四起,无不烟断火绝,闭骨泉里。”李善注:“烟断火绝,喻人之死也。”
剥极则复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抑闻大《易》之义,剥极则复,否极则泰。吾中国今日之弱,岂犹未极耶?思之思之。”
翠羽明珠 宋·张孝祥《二郎神·七夕》词:“聚翠羽明珠三市满,楼观涌,参差金碧。”
乘敌之隙 毛泽东《论持久战》:“自古无不犯错误的将军,敌人之有岔子可寻,正如我们自己也难免出岔子,乘敌之隙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炫奇争胜 清 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火神庙中玉器摊,尤炫奇争胜,贵族妇女及富商外贾多趋之。”
神怒人怨 《晋书·殷诰传》:“神怒人怨,众之所弃。倾危多忧,将及社稷。”
运策决机 明·徐渭《代谢阁下启》:“况于调元赞化,以召祯祥,运策决机,而居帷幄,功盖出于门下,赏奚及于军中。”
遣词立意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0回:“你这小妮子,学得几时唱,就晓得遣词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