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之柄的成语故事


百年之柄

拼音bǎi nián zhī bǐng

基本解释柄:权柄。形容长久的大权。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彪传》:“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


暂未找到成语百年之柄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百年之柄)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吴下阿蒙 晋 虞溥《江表传》:“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女扮男装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及至此时,才想起他原是女扮男装。”
舞刀跃马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三卷:“岳胜怒曰:‘好贼奴,敢如此大言!’舞刀跃马,直取天佑。”
走过场 《红旗》1984年第7期:“把领导干部要带头的问题突出地加以强调,对于防止对照检查走过场,是十分必要的。”
发蒙振落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汲郑列传》:“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
下车泣罪 西汉 刘向《说苑 君道》:“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
狗彘不若 荀况《荀子 荣辱》:“人也,下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后顾之虞 《清史稿·常青传》:“大营距府城未远,势相犄角,无后顾之虞。”
飞蛾投焰 明·汪廷讷《狮吼记·住锡》:“只因迷宿本,似飞蛾投焰,自取焚身。”
民情土俗 清·恽敬《与福子申》:“顺德近接省会,民情土俗,仁弟必一一措置得宜。”
哭天喊地 凌力《少年天子》第六章:“公堂上三十棍打下来,大人都要哭天喊地,他小小年纪却一声不哼。”
耳闻目见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归心》:“夫信谤之征,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或乃精诚不深,业缘未感,时傥差阑,终当或报耳。”
饱汉不知饿汉饥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5回:“误了差使,钉子是我碰!你饱人不知饿人饥。”
以紫为朱 明·刘基《官箴中》:“俾好作恶,以紫为朱。”
波流茅靡 《明史 赵炳然传》:“世宗朝,璁、萼、言、嵩相继用事,六卿之长不得其职。大都波流茅靡,淟涊取容。”
暗中作乐
问心有愧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31回:“只是我自己问心有愧,便觉得不好。”
化民成俗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磨穿铁砚 元 范康《竹叶舟》第一折:“坐破寒毡,磨穿铁砚。自夸经史如流,拾他青紫,唾手不须忧。”
超然不群 《清史稿·吴文溥传》:“[吴文溥]其为人有韬略,超然不群,能作苏门长啸。”
肥甘轻暖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为肥甘不足於口与?轻暖不足於体与?”
不私其利 春秋·齐·管仲《管子·形势解》:“不伐其功,不私其利。”
深奸巨猾 《周书·苏绰传》:“若有深奸巨猾,伤化败俗,悖乱人伦,不忠不孝,故为背道者,杀一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
村箫社鼓
行易知难 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二讲:“天下的事情,的确是行易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