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极之悔的成语故事

拼音kàng jí zhī huǐ
基本解释亢:至高的;悔:灾祸。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
出处《周易 干》:“上九,亢龙有悔。《晋书 齐王冏传》:“今明公忘亢极之悔,忽穷高之凶。弃五岳之安,居累卵之危,外以权势受疑,内以百揆损神。”
暂未找到成语亢极之悔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亢极之悔)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长嘘短气 | |
绘声绘影 | 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五卷:“绘声绘影,字字阴森,绿人毛发,真乃笔端有鬼。” |
空谷幽兰 |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空谷幽兰,真想不到这种地方,会有这样高人。” |
师直为壮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 |
星离月会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鬼妻》:“从此星离月会,积有年余。” |
行不得也哥哥 | 明·丘濬《禽言》诗:“行不得也哥哥,十八滩头乱石多。东去入闽南入广,溪流湍驶岭嵯峨,行不得也哥哥。” |
上嫚下暴 | |
祖宗成法 | 宋朱熹《论差役利害状》:“此皆祖宗成法,至今为不刊之典,然而州县奉行,往往违戾。” |
楚弓楚得 | 西汉 刘向《说苑》:“左右请求之。王曰:‘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
弃情遗世 | 明·何景明《七述》:“乃有弃情遗世,餐气服道,忽迢遥以轻举,望玉京而径造。” |
雕肝琢肾 | 唐 韩愈《赠崔立之评事》诗:“劝君韬养待征招,不用雕琢愁肝肾。” |
故步自封 | 清 梁启超《爱国论》:“妇人缠足十载,解其缚而犹不能行,故步自封,少见多怪。” |
弹雨枪林 | 清·孙雨林《皖江血·拒敌》:“且划策,弹雨枪林,木坏山隤,江城付动灰。” |
养家活口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九回:“那些书吏衙役,都是花了钱买着粮道的衙门,那个不想发财?俱要养家活口。” |
认仇作父 |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朋友,虽然在我们之中,有汉奸,有傀儡,有卖国贼,他们认仇作父,为虎作伥,但他们那班可耻的人,终竟是少数。” |
毫发丝粟 | 宋·陈亮《跋焦伯强帖》:“诸公巨人踵武相接,天下毫发丝粟之才,皆得以牵连成就,况若伯强之卓然能自见者乎!” |
夙兴夜处 | 《仪礼·士虞礼》:“曰哀子某哀显相,夙兴夜处不宁。” |
一字不苟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6卷:“杜子美改罢长吟,一字不苟。” |
择地而蹈 | 《史记·伯夷列传》:“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 |
一得之愚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 《战国策 秦策一》:“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
连帙累牍 | 宋·文天祥《金匮歌》序:“因自撰为方剂,括为歌诗,草纸蝇字,连帙累牍,以遗其后人。” |
为裘为箕 | 语出《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
含荼茹毒 | 明·张居正《答松谷陈相公书》:“不肖自罹大敌,求归未得,含荼茹毒,蒙垢忍辱,须发磻然,已具有足老状矣。” |
剖心坼肝 | 《史记 鲁仲连邹阳传》:“两主二臣,剖心坼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