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里看厮杀的成语故事

拼音yún duān lǐ kàn sī shā
基本解释厮:互相。站在天空的云里看下面的人互相砍杀。比喻置身事外,袖手旁观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云端看厮杀,毕竟孰输赢?”
暂未找到成语云端里看厮杀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云端里看厮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南齐书 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
鹦鹉学舌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越州大殊慧海和尚》:“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所以不许。” |
不耻下问 |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
不修小节 | 《晋书 石苞传》:“石苞……雅旷有智局,容仪伟丽,不修小节。” |
千金买骨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12回:“晚生下士,蒙老先生怜才心切,欲自愧怍,故得冒充名流,作千金买骨。” |
斯文委地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由杜子美以来,四百余年,斯文委地,文章之士,随世所能,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 |
空空洞洞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9回:“庭中空空洞洞,不设一物,惟种一株大桂树,树下放一个捣药的玉杵臼,臼旁养一个白色兔儿。” |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 《左传·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
锦心绣腹 | 元 汤式《一枝花 冬景题情》套曲:“他有那锦心绣腹,我有那冰肌玉骨。” |
鸟啼花落 | 明·汪廷讷《种玉记·促晤》:“惜鸾帷,孤玉绦,几度凄凉。断肠的鸟啼花落,满目心伤。” |
后来之秀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范豫章谓王荆州:‘卿风流俊望,真后来之秀。’王曰:‘不有此舅,焉有甥?’” |
抚胸呼天 | 宋·陈亮《祭章孟容文》:“今昔见君,累然在疚,抚胸呼天,天不我覆。” |
心腹大患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此是心腹大患,若不早行诛剿,他日养成贼势,难以制伏。” |
州如斗大 | 《南史·恩幸传·吕文显》:“宗悫为豫州,吴喜公为典签。悫刑政所施,喜公每多违执。悫大怒曰:‘宗悫年将六十,为国竭命,政得一州如斗大,不能复与典签共临!’” |
附膻逐腥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8回:“我们清白门第,断不至于设招权倚势之心,那无知小人,便看得咱家是附膻逐腥之地。” |
风木叹 | 宋·陆游《焚黄》:“早岁已形风木叹,余生永废《蓼莪》诗。” |
可一而不可再 | 明·归有光《菎山县倭寇始末书》:“劝借可暂而不可常,可一而不可再。” |
粉妆银砌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0回:“贾母笑着,挽着凤姐的手,仍上了轿,带着众人说笑,出了夹道东门,四面粉妆银砌。” |
魂亡胆落 | 《三国演义》第四二回:“鲁肃曰:‘闻皇叔用诸葛孔明之谋,两场火烧得曹操魂亡胆落。” |
淡然处之 | 刘心武《钟鼓楼》第五章:“嵇志满对詹丽颖的出现淡然处之。” |
习焉不觉 | 清·沈德潜《学诗晬语》下卷:“改漫为熳,不知起于何时?焉乌成马,习焉不觉,殊可怪也。” |
投桃之报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9回:“王兄如将韵学赐教,小弟定赠美号,以为‘投桃之报’。” |
拙眼讥评 | 宋·陆游《杂兴十首》诗:“观人如观玉,拙眼喜讥评。” |
鼠撺狼奔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6回:“北京城内百姓黎民一个个鼠撺狼奔,一家家神号鬼哭。” |
铄古切今 |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文士》:“孙幼如起都,少而称诗,长而经义,雅丽宏肆,铄古切今,极才人之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