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倍功半的成语故事

拼音lì bèi gōng bàn
基本解释指事倍功半。形容费力大,收效小。
出处明 刘基《赠陈伯光诗序》:“防微遏几,百病不生。几动形见,力倍功半。”
暂未找到成语力倍功半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力倍功半)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各行各业 | 邓小平《办好学校,培养干部》:“过去我们想请各行各业开个名单,提高一些人的工资,说了好久,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实现。” |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李足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你怎么就保得无事?” |
甘心首疾 | 《诗经·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
通情达理 | 清 天花才子《后西游记》:“还是这位师兄通情达理,请坐奉茶。” |
免战牌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5回:“城上即将‘免战牌’挂起,随你叫骂,总不出战。” |
太平无事 | 明 焦竑《玉堂丛语 方正》:“惟高堂厚禄身享太平无事之日者,见月则乐也。” |
置若罔闻 |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当中书言时,沈宜厉声力折,只因心中恼他,置若罔闻。” |
开诚相见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 |
朱衣点头 | 明·陈耀文《天中记》卷三十八引《侯鲭录》:“欧阳修知贡举日,每遇考试卷,坐后常觉一朱衣人时复点头,然后其文入格。……因语其事于同列,为之三叹。尝有句云:‘唯愿朱衣一点头。’” |
偷鸡不着蚀把米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25回:“这艄公好晦气!却不是‘偷鸡不着,反折了一把米’?” |
有损无益 | 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赣子》:“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无损也。多沽伤费,多饮伤身,有损无益也。” |
松柏寒盟 | 清·李渔《怜香伴·斋访》:“虽则是梅花冷淡,也甘守松柏寒盟。” |
跌荡不拘 | 明 袁黄、王世贞《纲鉴合编 宋纪 武帝》:“八月,宋主杀中书令王僧达,僧达幼聪警能文,而跌荡不拘。” |
解甲休士 | 汉·张昶《西岳华山堂阙碑铭》:“昔萧相辅佐之功,功冠群后,弗以加之,遂解甲休士,阵而不战。” |
河鱼天雁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意马心猿萦梦寐,河鱼天雁托音书。” |
洞房花烛 | 北周 庾信《和咏舞》诗:“洞房花烛明,燕余双舞轻。” |
娱妻弄子 | 《西游补》第九回:“如今天下有两样待宰相的,一样是吃饭穿衣,娱妻弄子的臭人……一样是卖国倾朝,谨具平天冠,奉申白玉玺。” |
洁清自矢 | 《清史稿·高宗纪》:“以李侍尧、国泰所办贡物过优,皆致罪戾,谕各督抚等惟当洁清自矢,毋专以进献为能。” |
担当不起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一回:“包怀原是谨慎之人,既有百万之称,自恐担当不起。” |
静观默察 |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关”》:“例如画家的画人物,也是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 |
蝇营鼠窥 | 明 吴承恩《贺学博未齐陶师膺奖序》:“手谈眼语,譸张万端,蝇营鼠窥,射利如蜮,吾见驵侩之于市井也,而今布之学校矣。” |
贩交买名 | 南朝·宋·鲍照《瓜步山楬文》:“贩交买名之薄,吮痈舐痔之卑。” |
煎盐迭雪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3回:“那江里的白头浪茫茫一片,就如煎盐迭雪的一般。” |
冥室椟棺 | 《古文苑·秦诅楚文》:“拘圉其叔父,寊者冥室椟棺之中。” |
抃风舞润 | 《宋书·孔觊传》:“觊逊业之举,无闻于乡部;惰游之贬,有编于疲农。直山渊藏引,用不遐弃,故得抃风舞润,凭附弥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