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雷不及塞耳的成语故事

拼音jí léi bù jí sāi ěr
基本解释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同“疾雷不及掩耳”。
出处《淮南子 兵略训》:“故善用兵者,见敌之虚,乘而勿假也,追而勿舍也,迫而勿去也,击其犹犹,陵其与与,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
暂未找到成语疾雷不及塞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疾雷不及塞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照猫画虎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1回:“这大相公聪明得很,他是照猫画虎,一见即会套的人。” |
向若而叹 |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
肝胆照人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你又怎保得住你那东人父子一定也像你这等肝胆照人,一心向热的?” |
信口开喝 | 元·张养浩《新水令·辞官》:“非是俺全身远害,免教人信口开喝。” |
泼冷水 | 毛泽东《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不要禁止,出于群众热情,也不泼冷水。” |
一言一行 | 清 冯景《今世说序》:“则夫一言一行,传其人之神,何以异是。” |
泪下如雨 | 《敦煌变文集 搜神记》:“姑忆念新妇,声彻黄天,泪下如雨。” |
看人行事 | 老舍《离婚》:“大概他也看人行事,咱平日不招惹他,他怎好意思赶尽杀绝。” |
神眉鬼眼 | 老舍《赵子曰》第九:“不!我赶紧回学校去作成我的《观剧杂感》呢!再见,赤色的老赵!”周少濂把八卦赗戴上,神眉鬼眼的往外走。” |
见死不救 | 元 关汉卿《救风尘》:“你做的个见死不救,可不羞杀桃园中杀白马,宰乌牛。” |
随时制宜 | 《晋书 周崎传》:“州将使求援于外,本无定指,随时制宜耳。” |
外愚内智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荀攸传》:“太祖每称曰:‘公达外愚内智’。” |
放诞不羁 | 《太平广记》卷二一○引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王濛》:“王濛字仲祖,晋阳人,放诞不羁。书比庚翼,丹青甚妙,颇希高远。” |
摩拳擦掌 | 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不是我十分强,硬主张,但题起厮杀呵,摩拳擦掌。” |
锥刀之利 | 《后汉书 舆服志上》:“争锥刀之利,杀人若刈草然,其宗祀亦旋夷灭。” |
大好河山 | 清 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彼乃举其防家贼、媚异族之手段,送我大好河山。” |
显微阐幽 | 《周易 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 |
求亲靠友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二回:“或者做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再别求亲靠友的。” |
肘见踵决 | 战国·宋·庄周《庄子·让王》:“捉衿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
杜隙防微 | 明·陈子龙《整饬京营疏》:“择才望大臣素为都人信服者以统之,弹压维制,杜隙防微,亦不为无助也。” |
永传不朽 | 南朝·梁·简文帝《吴兴楚王神庙碑》:“为不敬太守元景仲稽诸古典,于兹往烈,永传不朽。” |
粘花惹草 | 元 商衜《一枝花 远寄》:“粘花惹草心,招揽风流事。” |
货而不售 | |
揪心扒肝 | 老舍《四世同堂》:“他看到了空旷,自由,无忧无虑,比这么揪心扒肝的活着要好的多。” |
元恶大奸 | 《后汉书·陈蕃传》:“元恶大奸,莫此之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