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中的的成语故事


一语中的

拼音yī yǔ zhōng de

基本解释见“一语破的”。

出处马南邨《燕山夜话·交友待客之道》:“这是把虚心看做交友待客的根本态度,真可谓一语中的,抓住了要害。”


暂未找到成语一语中的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语中的)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舌尖口快 元·无名氏《独角牛》第二折:“山海也似冤仇,我和他劈什么排,不是我舌尖口快。”
风轻云淡 元·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十三出:“元定下的夫妻怎断,咱茶浓酒酣,趁着风轻云淡,省得着我倚门终日盼停骖。”
露影藏形 清·感惺《断头台·党争》:“此时国民眼中,尽是照妖有镜,又何用扭扭捏捏,露影藏形呢?”
乐善好施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乐书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现成饭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父亲今年七十九,明年八十齐头了,何不把家事交卸与孩儿掌管,吃些现成茶饭,岂不为美?”
漂母进饭 唐·李白《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鲁姑弃子,以却三军之众;漂母进饭,没受千金之恩。”
思前算后 宋·朱熹《答吕子约》:“如此下手,更莫思前算后,计较商量。”
成群逐队 《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那些富贵人家的女客,成群逐队,里里外外,来往不绝。”
旁搜博采 明·李贽《续焚书·序汇·史阁叙述》:“君知其难,则自能旁搜博采,若我太祖高皇帝然,唯务得人而后已。”
心乡往之 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仁义君子 《晋书·刑法志》:“戮过其罪,死不可生,纵虐于此,岁以巨计,此乃仁义君子所不忍闻,而况行之于政乎?”
尽心尽力 《晋书 王坦之传》:“且受遇先帝,绸缪缱绻,并志竭忠贞,尽心尽力,归诚陛下,以报先帝。”
一夫之用 《后汉书·冯异传》:“异一夫之用,不足为强弱。”
杀敌致果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二年》:“杀敌为果,致果为毅。”
显微阐幽 《周易 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
个中人 宋·苏轼《李颀画山见寄》:“平生自是个中人,欲问渔舟便写真。”
觅柳寻花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0卷:“那儿子却是风流博浪的人,专要结识朋友,觅柳寻花。”
剔抽秃揣 元 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为什么獐獐狂狂便待要急张拒遂的褪,眼脑又剔抽秃揣的慌?”
广袖高髻 汉《童谣》:“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大眉,四方眉半额。城中好广袖,四方用匹帛。”
驰风骋雨
封侯万里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
东家效颦 参见“东施效颦”。
高下在手 宋·叶適《观文殿学士知枢密院事陈公文集序》:“同列或二心二意,高下在手,必正色力争,宁亟去,无苟徇,亦以此见排于俗。”
得手应心 《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燮和天下 《尚书·顾命》:“燮和天下,用答扬文武之光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