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拜下风的成语故事

拼音gān bài xià fēng
基本解释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自认不如对方;表示真心佩服。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如此议论,才见读书人自有卓见,真是家学渊源,妹子甘拜下风。”
甘拜下风的典故
西晋大官僚石苞的儿子石崇没有得到父母的一点遗产,靠自己的功劳晋升为荆州刺史,他不择手段大量搜刮民脂民膏,很快成为西晋头号富翁。晋武帝的亲舅王恺也是一个大富翁,但和石崇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他自己也承认甘拜下风 。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甘拜下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行百里者半九十 | 《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
止戈兴仁 | 《汉晋春秋》:“将欲止戈兴仁,为百姓请命。” |
遗物忘形 | 宋·秦观《心说》:“目无外视,耳无外听,遗物忘形,在我而已。” |
命若悬丝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6回:“吾今命若悬丝,专望救援。” |
不羞当面 | 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君子不羞当面,我有什么弊病处。 |
金玉良言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
桑间濮上 | 东汉 班固《汉书 地理志下》:“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子亦亟聚会,声色生焉。” |
剖蚌求珠 | 《三国志 蜀书 秦宓传》:“甫欲凿石索玉,剖蚌求珠,今乃随、和炳然,有如皎日,复何疑哉!” |
织楚成门 | 南朝梁·沈约《郊居赋》:“织宿楚以成门,籍外扉而为户。” |
超度众生 |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七回:“昨晚道场圆满,正要回来,女众们都劝我道:‘千难万难出来一次,夜间钟法上放焰火超度众生,极有功德,怎的不看看去?’” |
章决句断 | 战国·宋·屈原《楚辞·天问叙》:“今则稽之旧章,合之经传,以相发明,为了符验,章决句断,事事可晓,俾后学者永无疑焉。” |
风烛之年 | 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陈图后》:“时年五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聊遗教于子孙耳。” |
豺狐之心 | 《敦煌变文集 伍子胥这文》:“近闻楚王无道,遂发材(豺)狐之心,诛妾家破亡消。 |
眉头眼尾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61卷:“乡原是个无骨肋底人,东倒西擂,东边去取奉人,西边去周全人,看人眉头眼尾。” |
的的确确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他还是的的确确的一位候补县太爷呢,还是个老班子,不然,早就补了缺了。” |
慧心妙舌 | |
瞠目而视 | 宋 洪迈《夷坚丁志》:“西边房门又开,一妇人衫裙俱青,抱婴儿以出,亦瞠目而视。” |
男婚女聘 | 元 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没来由强风情,则可喜,男婚女聘。” |
说千说万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67卷:“今人解《易》……说千说万,与《易》全不相干。” |
众功皆兴 | 西汉·司马迁《史记·玉帝本纪》:“信饬百官,众功皆兴。” |
众口销金 | 汉 焦赣《易林 萃之巽》:“众口销金,愆言不验。” |
汰劣留良 | 孙中山《致蒋介石书》:“若能汰劣留良,得一万则可给与一万,得二万亦可给与二万。” |
仰屋兴嗟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一面就近再等下一科的会试,免了一番长途跋涉,不必再为筹措旅费,仰屋兴嗟。” |
救世济民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八回:“尧、舜、禹、汤、周、孔,时刻以救民济世为心。” |
使心作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