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独妙的成语故事

拼音jiàng xīn dú miào
基本解释匠心:精巧的构思。独妙:独到的巧妙。形容巧妙而独具一格的艺术构思。亦作“匠心独出”、“匠心独运”。
出处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暂未找到成语匠心独妙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匠心独妙)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唇亡齿寒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
器满将覆 | 明·沈德符《野获编·兵部·仇鸾谈兵之舛》:“不敢具宾主,若兵备则竟隅侍,鸾晏然受之。人谓其器满将覆矣。” |
迷途知反 | 《南史 陈伯之传》:“夫迷途知反,往哲是与。” |
毛发丝粟 | 宋 欧阳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方是之时,天下之人,毛发丝粟之才,纷纷然而起。” |
囊漏储中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谚者,直语也……邹鲁公云‘囊漏储中’,皆其类也。” |
男唱女随 | 《孔丛子 嘉言》:“十五许嫁而后从夫,是阳动而阴应,男唱而女随之义也。” |
想当然耳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
凤泊鸾飘 | 清 全祖望《<莺脰山房诗集>序》:“然而凤泊鸾飘,漫漶怀中之刺。” |
向上一路 | 《碧岩录》第二卷:“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 |
东怒西怨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厉色扬声,东怒西怨。” |
此呼彼应 | |
江郎才尽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1回:“如今弄了这个,还不知可能敷衍交卷。我被你闹的真是江郎才尽了。” |
雏鹰展翅 | |
击钵催诗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七步八叉,具有成例,古人击钵催诗,我要击钵了。” |
腋肘之患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在,北畏曹公之疆,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正当斯这时,进退狼跋。’” |
三头两面 | 唐 李商隐《杂纂》:“三头两面趋奉人。” |
贫无担石 | 明·袁宏道《叙四子稿》:“理本荒也,而剽窃二氏之皮肤,如贫无担石之人,指富家之囷,以夸示乡里也。” |
明罚敕法 | 《周易 噬嗑》:“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
赌誓发原 | |
超今绝古 | 明·李贽《与管登之书》:“细读佳刻,字字句句皆从神识中模写,雄健博达,真足以超今绝古。” |
涣然冰释 | 晋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也。” |
玉楼金殿 |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 |
如日方中 | |
力分势弱 | 《旧唐书·杜伏威传》:“今同若隋政,各兴大义,力分势弱,常恐见擒,何不合以为强。” |
瓦解云散 | 西汉·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故其见敌则遂利,如鸟之集;其困败,则瓦解云散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