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道道的成语故事


公公道道

拼音gōng gōng dào dào

基本解释不偏不倚的、公平合理的事情。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咱们今儿可要公公道道的贴一炉子烧饼,要有一个充正经的人。”


暂未找到成语公公道道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公公道道)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柳暗花明 宋 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旁逸斜出 茅盾《白杨礼赞》:“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老古董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84回:“要是老古董儿问起来呢,你就说我已回寺。”
机杼一家 北齐 魏收《魏书 祖莹传》:“文章须出自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生活也。”
英英玉立 《儒林外史》第十回:“适才会见令表叔,才知尊大人已谢宾客,使我不胜伤感。今见世兄如此英英玉立,可称嗣续有人,又要破涕为笑。”
怡然自得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青山一发 宋 苏轼《澄迈驿通潮阁》诗之二:“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鼓乐齐鸣 郭沫若《虎符》第二幕:“群众起来,鼓乐齐鸣。”
夹板医驼子 清·翟灏《通俗编·艺术》:“譬如有人卒患脊偻,诸医疗治。医以酥涂,上下著板,用力痛压,不觉双目一时并出。脊虽得直,命不得存。”
牛童马走 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然而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
蔼然仁者 朱自清《儿女》:“子恺为他家华瞻写的文章,真是‘蔼然仁者’之言。”
反骄破满 《人民日报》1983.11.15:“市有关领导要求各企业反骄破满,把主要精力从增加产品数量转移到主要抓提高产品质量、搞好产品更新换代和新产品开发上来,增产国内外市场畅销产品。”
指树为姓 见晋·葛洪《神仙传·老子》。
肩背难望 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第七卷:“则尤簪缨世胄,肩背难望者矣!”
望眼欲穿 明 西湖居士《明月环 诘环》:“小姐望眼欲穿,老身去回覆小姐去也。”
燃膏继晷 《宣和书谱·草书·沈约》:“沈约,吴兴武康人也,官至尚书令。少家贫,一意书史,燃膏继晷,昼夜不倦。”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汉 王符《潜夫论 贤难》:“一犬吠形,万犬吠声;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顶天踵地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没用处》:“夫人顶天踵地,惟呼最灵。”
信而有征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八年》:“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
贪小失大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权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心神专注
渊停山立 清 钱谦益《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公神道碑》:“公生而孝友顺祥,笃诫明允,渊停山立,不苟訾笑。”
三沐三熏 宋·程俱《偶作》诗:“一重一掩藏山坞,三沐三熏屏世尘。”
守法奉公 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常则要守法奉公理遮民,屏邪除佞进忠良。”
资浅望轻 宋·朱熹《乞追还待制职名奏状》:“伏念臣自去岁误蒙圣恩,擢置近列,使侍讲筵,即以迂疏寡陋,资浅望轻,恳辞四五,而不获命,遂已不敢复辞讲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