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戢干戈的成语故事

拼音dǎo jí gàn gē
基本解释见“倒载干戈”。
出处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二》:“偃革为轩,倒戢干戈,示不复用兵。”
暂未找到成语倒戢干戈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倒戢干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千家万户 | 孙犁《画的梦》:“千家万户的年画,给了我很多知识。” |
无恶不作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3回:“程大姐自到周龙皋家,倚娇作势,折毒孩子,打骂丫头,无恶不作。” |
单刀赴会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吾来日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看鲁肃如何近我!” |
答非所问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老爷正觉得他答非所问,程相公那里就打听说:‘什么叫作稀罕儿?’” |
分外之物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1回:“吾差四个统制官,引一百军人下船搜看,但有分外之物,决不轻恕。” |
一树百获 | 先秦 管仲《管子 权修》:“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
猬锋螗斧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猬锋螗斧,潢池盗弄,何以哉!” |
断发文身 | 左丘明《左传 哀公七年》:“仲雍嗣之,断发文身,祼以为饰。” |
蝇集蚁附 | 《明史 阉党传 崔呈秀》:“暮夜乞怜者,莫不缘呈秀以进,蝇集蚁附,其门如市。” |
名公大笔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8回:“名公大笔,却是本家风味。” |
坚忍质直 |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丞相传》:“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 |
鹏路翱翔 | 唐·杜甫《入衡州》诗:“柴荆寄乐土,鹏路观翱翔。” |
雕章缋句 | 宋·王洋《又谢丁执中寄黄龙荣》:“金瓶玉筋固华丽,雕章缋句真瑰奇。” |
哑子寻梦 |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似鳔胶粘住口角,似鱼刺嘎了喉咙,低着头似哑子寻梦。” |
流风遗韵 | 郭沫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正是在吴起、商鞅等实行变法的流风遗韵中长大的。” |
卓尔独行 | 《后汉书·东海恭王彊珙传》:“王恭谦好礼,以德自终,遣送之物,务从约省,衣足敛形,茅车瓦器,物减于制,以彰王卓尔独行之志。”李贤注:“《前书》曰:‘卓尔不群者,河间献王近之矣。’” |
张灯挂彩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0回:“老两口坐在张灯挂彩棚下,吃一杯乡党庆寿酒。” |
鸟兽率舞 | 唐·韩愈《贺册尊号表》:“曾不得与鸟兽率舞、蛮夷纵观为比,衔酸抱痛,且耻且惭!” |
得未尝有 | 宋·苏轼《与郭功甫书》之一:“昨辱宠临,久不闻语,殊出意表,盖所谓得未尝有也。” |
四海承风 | 《孔子家语 好生》:“舜之为君也,其政好生而恶杀,……化若四时而变物也。是以四海承风。” |
三头二面 | 唐·李商隐《杂纂》:“三头两面趋奉人。” |
遣兴陶情 | 《二刻拍案惊奇》卷八:“这首词说着人世上诸般戏事,皆可遣兴陶情。” |
记功忘过 | 明·张居正《为故大学士高拱乞恩疏》:“山藏川纳,记功忘过者,明主之深仁也。” |
卓然不群 | 《后汉书 刘虞传论》:“其能历行饬身,卓然不群者,或未闻焉。” |
势焰熏天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见个败类,纵然势焰熏天,熏看着也同泥猪瓦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