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不暇的成语故事

拼音zì jiù bù xiá
基本解释解救自己都来不及。指无力再帮助他人。
出处唐 杜甫《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今残孽虽穷蹙日甚,自救不暇,尚虑其逆帅望秋高马肥之便,蓄突围拒辙之谋。”
暂未找到成语自救不暇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自救不暇)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市恩嫁怨 | 《宋史·吕大防传》:“不市恩嫁怨,以邀声誉,凡八年,始终如一。” |
东南之美 | 晋·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东南之美,曩惟延州;显允陆生,于今鲜俦。” |
以卵击石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 |
啸傲湖山 | 姚华《曲海一勺》:“折揽胜登临,亦传啸傲湖山之作。” |
附影附声 | 清·钮琇《觚剩·惠士陈言》:“何意三春出作之时……始觉说痴说梦,无非附影附声。” |
天壤悬隔 | 《南齐书·陆厥传》:“一人之思,迟带天悬;一家之文,工拙壤隔。” |
世态人情 | 元·关汉卿《四块玉·闲适》曲:“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 |
无以复加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宜崇其制度,宣视海内,且令万世之后无以复加也。” |
肩摩袂接 | 明·宋濂《赠传神陈德颜序》:“余自近岁以来,为求文者肩摩袂接而至,一切谢绝已久。” |
打击报复 | 《人民日报》1988.12.31:“披露了我们向上级反映我店截留利润六十五万元的问题后,遭受打击报复的一些真相。” |
民为邦本 | 春秋·鲁·孔丘《论语·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
淡然置之 | 高阳《清宫外史》下册:“不过他经的大风大浪太多,虽未到宠辱不惊,名利皆忘的境地,却已能不动声色,淡然置之。” |
只鸡斗酒 | 汉·曹操《祀故太尉桥玄文》:“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 |
至大无外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下》:“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
大发慈悲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梁武帝累修归极乐》:“伏望母亲大人,大发慈悲,优容苦志。” |
难以逆料 |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凡事如此,难可逆料。” |
通脱不拘 | 叶圣陶《微波》:“你从前那么通脱不拘,大家都称赞。” |
同等对待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十章:“今后他们的子弟一律和贫下中农子弟同等对待,不论入党入团,招工招干和参军,都不再受影响。” |
昼锦荣归 | 明·王彦贞《小桃红·西厢百咏》曲:“承恩亲自日边来,端的喝声采,昼锦荣归宠光大。” |
棋高一着,束手缚脚 | 陆士谔《续孽海花》第55回:“你的见识是比我高,人家说我怕你,棋高一着,束手缚脚,真叫我怎么不怕呢?” |
言文行远 | 明·张溥《〈壬申文选〉序》:“言文行远,国家赖之。”参见“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
靡所不为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8回:“男好女犹可言也,女好男,遂至无耻丧心,灭伦败纪,靡所不为,如武后、韦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等是也。” |
贯鱼成次 | 《晋书·刘毅传》:“本立格之体,将谓人伦有序,若贯鱼成次也。” |
谗口铄金 | 清 冒襄《影梅庵忆语》:“丁亥,谗口铄金,太行千盘,横起人面。” |
花衢柳陌 | 元 李邦祐《转调淘金令 思情》曲:“花街柳陌,恨他去胡沾惹;秦楼谢馆,怪他去闲游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