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负妻戴的成语故事


夫负妻戴

拼音fū fù qī dài

基本解释相传春秋时,楚狂接舆躬耕而食。楚王使人聘之,请为治淮南。接舆笑而不应。其妻以为君命不从非忠,从之又违义。于是夫负釜甑,妻戴纴器,变名易姓而远徙,莫知所之。见汉刘向《列女传·楚接舆妻》。故以“夫负妻戴”谓夫妻远徙避世,不慕荣利。

出处相传春秋时,楚狂接舆躬耕而食。楚王使人聘之,请为治淮南。接舆笑而不应。其妻以为君命不从非忠,从之又违义。于是夫负釜甑,妻戴纴器,变名易姓而远徙,莫知所之。见汉·刘向《列女传·楚接舆妻》。


夫负妻戴的典故

春秋时期,楚狂接舆躬耕而食。楚王派人请他出任淮南长官,接舆笑而不应。他的妻子认为不遵从君命是不忠,遵从了又违义。于是楚狂接舆背负釜甑,他的妻子头顶织布的器具,变名易姓远走他乡,不知所终。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夫负妻戴)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谦受益,满招损 明·沈采《千金记·延访》:“谦受益,满招损。”
志大才短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观眉说眼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62回:“这丫头绣春,我教你大娘寻家儿人家,你出身去罢,省的观眉说眼在这屋里,教人骂没主子的奴才。”
敢怒而不敢言 唐 杜牧《阿房宫赋》:“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膏肓泉石 明·洪应明《菜根谭》:“无膏肓泉石之癖,而常自醉酒耽诗。”
奋勇当先 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要有俺五百义兵家将,都要的奋勇当先,相持对垒。”
文身断发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长子太伯、虞仲知古人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
不知虚实 《汉晋春秋》:“向者不知虚实,故败。”
正正堂堂 《孙子·军争》:“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人家的话正正堂堂,料着一时驳不倒。”
排山倒峡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4回:“但见城外水声淙淙,一望江湖,有排山倒峡之势。”
柳泣花啼 宋 周邦彦《少年游》词:“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惬心贵当 晋 陆机《文赋》:“故夫夸目者尚奢,惬心者贵当。”
天壤之觉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论仙》:“其为不同,已有天壤之觉,冰炭之乘矣。”
说到曹操,曹操就到 曾朴《孽海花》第29回:“无巧不成书!说到曹操,曹操就到。”
膏火自煎 庄周《庄子 人间世》:“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一代谈宗 《晋书·潘京传》:“君天才过人,恨不学耳!若学,必为一代谈宗。”
熏天赫地 唐 张九龄《南阳道中》诗:“兹邦称贵近,与世尝熏赫。”
观变沉机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九回:“此观变沉机之士,恐不易罗致之。”
以貍至鼠
治气养生 战国·赵·荀况《荀子·修身》:“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身后彭祖;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
言出法随 清 林则徐《奉旨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传牌稿》:“言出法随,各宜懔遵毋违。”
壶中日月 唐 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诗:“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携幼扶老 东汉·班固《汉书·严助传》:“施德垂赏以招致之,此必携幼扶老以旧圣德。”
刁天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