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中游鱼的成语故事


釜中游鱼

拼音fǔ zhōng yóu yú

基本解释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处在绝境中的人。也比喻即将灭亡的事物。

出处《后汉书·张纲传》:“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釜中游鱼的典故

张纲是东汉人,为人刚直不阿。

当时的大将军梁冀贪赃枉法、残害忠良,他的妹妹是皇太后和皇后,他的亲信遍布朝廷,没有人敢得罪他。

一次朝廷任命张纲和另外7人为监察史,别人都出外去巡查。张纲说:“豺狼当道,为什么要去查问狐狸呢?”他直言上书皇上,揭露梁冀的十五条罪状。满朝百宫为之震惊,但梁冀的势力太大,皇帝也奈何不得。从此,梁冀对张纲恨之入骨。

不久,广陵张婴率众造反,杀了刺史, 活跃在扬州和徐州之间,朝廷也没办法。梁冀借刀杀人,派张纲去广陵当太守。张纲也不害怕,只带着十几名随从就上任了。上任后,张纲亲自去劝说张婴,向他表示了皇恩浩荡,也表示要惩办贪官污吏。张婴被张纲的诚意说服了,哭泣着说:“我们只是因为生活所迫才相聚起事的,就好像在锅里游的鱼儿,很快就会死亡,我们愿意归顺朝廷。”朝廷接受了他们的投降,从此广陵太平无事。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釜中游鱼)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随声吠影 汉 王符《潜夫论 贤难》:“谚曰: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老当益壮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随地随时 清·魏源《圣武记》第一卷:“居近珲春之库尔喀人,分驻佐领,随地随时编丁入军籍,统称为吉林之兵。”
反璞归真 《战国策·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不自量力 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 摩揭陀国上》:“今诸外道不自量力,结党连群,敢声论鼓,惟愿大师摧诸异道。”
赴汤跳火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8回:“小夫人说那里话!若肯在老爷前,抬举小人一二,便消受不了。虽赴汤跳火,敢说不去?”
心忙意急 元·郑光祖《老君堂》第一折:“见一人急高呼骤征踠,慌的我兜战马急回还,心忙意急将人盼。”
人自为政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格局》:“传奇格局,有一定而不可移者,有可仍、可改,听人自为政者。”
马耳东风 宋 苏轼《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诗:“青山自是绝世,无人谁与为容。说向市朝公子,何殊马耳东风。”
克尽厥职 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一回:“又蒙圣恩,命俺叨袭父职,敢不克尽厥职。”
乌飞兔走 元 不忽木《点绛唇 辞朝》套曲:“你看这汛指间乌飞兔走,假若名利成,至如田园就,都是些去马来牛。”
浓抹淡妆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照台。”
不便水土
负薪之言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司马贞索隐:“《文子》曰:‘圣人不让负薪之言,以广其名。’”
英雄气短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所以一开口便道是某某英雄志短,儿女情长。”
切理厌心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显附者,辞直义畅,切理厌心者也。”
神逝魄夺 明·刘基《郁离子·牧豭》:“客嵁不能立,俯而埣,伏而不敢仰视,神逝魄夺如死。”
煦伏之恩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少蒙翼卵煦伏之恩,长含鸱枭反逆之性,背弃天施,罪恶极大。”
文武兼备 汉·荀悦《汉纪·宣帝纪》:“文武兼备,惟所施设。”
魂不着体 《前汉书平话》卷上:“吓高皇魂不着体。”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三回:“只见两个黄巾力士,押着李逵,耳边只听得风雨之声,不觉径到蓟州地界,吓得魂不着体,手脚摇战。”
深根固本 《三国志·吴志·陆瑁传》:“至于中夏鼎沸,九域槃亘之时,率须深根固本,爱力惜费。” 《晋书·文苑传·伏滔》:“令之有渐,轨之有度,宠之有节,权不外授,威不下黩,所以杜其萌际,深根固本,传之百世。”
鱼游燋釜
出公忘私 清·梅曾亮《送周石生序》:“非出公忘私、尽扫刮同异恩怨、屏置城府外,不足称朝廷委任、寄耳目之意。”
玉碎香消 明 无名氏《寻亲记》第二十四出:“玉碎香消镜台荒,绿云缭乱懒梳妆。”
假仁纵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