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木舌的成语故事

拼音jīn kǒu mù shé
基本解释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出处汉 扬雄《法言 学行》:“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驾说者也;不在兹儒乎?如将复驾其所说,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
暂未找到成语金口木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金口木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惊鸿艳影 | 清·王韬《鹃红女史》:“遥见楼头有一女子凭栏临波凝睇,素妆淡服,丰神绝世,惊鸿艳影,湖水皆香。” |
声势浩大 | 明 施耐庵《水浒传》:“如今宋江领兵围城,声势浩大,不可抵敌。” |
理不忘乱 | 宋·王禹偁《进端拱箴表》:“然而安不忘危,理不忘乱,糜不有初,鲜克有终,古圣贤之深旨也。” |
唯唯连声 | 《史记·赵世家》:“徒闻唯唯,不闻周舍之谔谔。” |
东床坦腹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雅量》:“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
男不对女敌 | 清·张南庄《何典》第五回缠夹二先生评:“岂知狼子野心,不惟不奉男不对女敌之古训,反欲打杀老婆。” |
雁塔题名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进士题名,自神龙之后,过关宴后,率皆期集于慈恩塔下题名。” |
畏罪潜逃 | 郭沫若《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方士侯生、卢生等骗了始皇几年,畏罪潜逃。” |
耳目之欲 | 汉 东方朔《非有先生论》:“务快耳目之欲,以苟容为度。” |
有影无踪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4回:“或是寻把柴火,把两口棺材放成一堆,烧成灰骨,洒的有影无踪。” |
牵萝补屋 | 唐 杜甫《佳人》诗:“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
不劳而食 | 张东林《古城春色》第二部:“我们掌柜的说,解放了不应当不劳而食。” |
说今道古 | 元 张可久《端正好 渔乐》:“人间开口笑樵渔,会谈今论古。” |
雕龙画凤 | 胡世香《巧取陈家寨》:“门上雕龙画凤,粉壁衬着红漆家具,分外耀眼。” |
急痛攻心 | |
挥毫命楮 | 明·袁宏道《瓶花斋集·答王百谷》:“方且挥毫命楮,恣意著述,每一篇成,跳跃大呼,若狂若颠。” |
群蚁趋膻 | 梁启超《说国风》:“国人之慕西风,若群蚁之趋膻。” |
绵里薄材 | 《汉书·严助传》:“且越人绵里薄材,不能陆战。” |
彗泛画涂 | 《汉书·王褒传》:“及至巧冶铸干将之朴,清水焠其锋,越砥敛其咢。水断蛟龙,陆犀革。忽若彗汜画涂。”颜师古注:“彗,帚也。汜,把洒地也。涂,泥也。加以帚扫汜洒之地,以刀画泥中,言其易。” |
下坂走丸 | 汉 荀悦《汉纪 高祖纪一》:“则边城皆喜,相率而降,此由以下阪而走丸也。” |
青史垂名 | 唐 李咸用《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诗之八:“且图青史垂名稳,从道前贤自滞多。” |
米已成炊 | |
锦字回文 | |
以一知万 | 《荀子·非相》:“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
至戚世交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6回:“愚兄老拙株守,两家至戚世交,只和老弟气味还投合的来。老弟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一般,我怎不尽心教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