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坐待毙的成语故事


安坐待毙

拼音ān zuò dài bì

基本解释坐着等死。指不积极想办法,坐等灭亡。

出处明 李贽《焚书 复邓鼎石》:“惟是世人无才无术,或有才术矣,又恐利害及身,百般趋避,故亦遂因循不理,安坐待毙。”


暂未找到成语安坐待毙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安坐待毙)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自给自足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不施不惠,而物自足。”
才高八斗 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佩弦自急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
井底之蛙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悔恨交加
恩人相见,分外眼青 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 侯官县烈女歼仇》:“尝言恩人相见,分外眼青。姚氏一见知心人,回瞋作喜。”
内修外攘 宋·胡锜《拟力田诒》:“顾惟礼耕义种之贤,足副内修外攘之志。”
目逆而送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桓公元年》:“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 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全神灌注 张天翼《春风》:“丁老师全神灌注地听着,有时候他得插句把嘴。”
志在四海 北周·庾信《燕射歌辞·角调曲一》:“志在四海而尚恭俭,心包宇宙而无骄盈。”
求马于唐市 苏曼殊《与刘半农书》:“(达吐,)西域术语,或神秘之名,即查泰西字书,不啻求马于唐市。”
吉祥止止 《庄子·人间世》:“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楼阁台榭 晋 葛洪《西京杂志》第四卷:“楼阁台榭,转相连注,山池玩好,穷尽雕丽。”
高位重禄 宋·苏轼《策略五》:“圣人知其然,是以去苛礼而务至诚,黜虚名而求实效,不爱高位重禄以致山林之士。”
洞隐烛微 清·马建忠《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课书》:“[学师]谓[马建忠]能洞隐烛微,提纲挈领,非徒钻故纸者可比。”
贱买贵卖 汉·班固《汉书·景帝纪》:“吏受所监临,以饮食免,重;受财物,贱买贵卖,论轻。”
遗臭万世 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一:“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一旦为此,若不早改图,必且遗臭万世。”
一高二低 路遥《人生》上篇第二章:“他决心要在精神上,要在社会的面前,和高明楼他们比个一高二低!”
笙歌鼎沸 宋·吴自牧《梦粱录·清明节》:“此日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
破业失产 汉·荀悦《汉纪·元帝纪中》:“今百姓远弃先祖坟墓,破业失产,亲戚分离,人怀思慕之心。”
一字长城 明 汤显祖《牡丹亭 折寇》:“仗恩台一字长城,借寒儒八面威风。”
捰袖揎拳
悄无人声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6回:“宝玉信步走入,只见湘帘垂地,悄无人声。”
不肯一世 宋·黄庭坚《跋范文正公帖》:“往时苏才翁笔法妙天下,不肯一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