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蔬释蹻的成语故事

拼音lí shū shì zhe
基本解释离开蔬食,脱去木屐(一说为草鞋)。比喻脱离清苦生活,入身仕官。
出处《文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去卑辱奥渫而升本朝,离蔬释蹻而享膏粱。”
暂未找到成语离蔬释蹻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离蔬释蹻)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争先恐后 | 明 屠勋《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门桥记》:“匪公帑而乐施者争先恐后。” |
莘莘学子 | 林语堂《机器与精神》:“今日的莘莘学子,想读书都没有地方,一个完备的图书馆也没有。” |
才子佳人 | 宋 晁补之《鹧鸪天》词:“夕阳荒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 |
褒衣博带 | 东汉 班固《汉书 隽不疑传》:“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 |
溘先朝露 | 唐 李德裕《张辟疆论》:“若平勃二人溘先朝露,则刘氏之业必归吕宗。” |
来无影,去无踪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1回:“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来无影,去无踪。” |
星驰电走 | 元·杨显之《潇湘雨》楔子:“腿上无毛嘴有髭,星驰电走不违时,沿河两岸长巡哨,以此加为排岸司。” |
上方不足,下比有余 | 《晋书 王湛传》:“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余。” |
韩寿分香 | 后蜀·欧阳炯《春光好》词:“虽似安仁掷果,未闻韩寿分香。” |
安常习故 | 清 魏源《默觚下 治篇七》:“彼安常习故之流,所安者目前,所知者陈例,所辟者嫌疑,得不震而疑,同声而扰格者乎?” |
面折庭争 | 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弘传》:“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使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 |
赤心相待 | 元·乔梦符《两世姻缘》第一折:“做了一程夫妻,彼此赤心相待,白首相期。” |
神憎鬼厌 | 欧阳山《三家巷》:“那恶毒的老太婆虽然神憎鬼厌,可她却具有一种特殊的权利,她能够叫焦仲卿和刘兰芝分开。” |
救黥医劓 | 语出《庄子·大宗师》:“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 |
剽疾轻悍 | 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讯》:“剽疾轻悍,勇敢轻敌。” |
誓天断发 |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哀也。” |
大处着墨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0回:“你老哥也算得会用的了,真正阔手笔!看你不出,倒是个大处落墨的!” |
趁波逐浪 | 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四折:“谁想并头莲情断藕丝长,搬调的俺趁波逐浪。”元 石德玉《紫云亭》第四折:“当日个为多情一曲《满庭芳》,曾贬得苏东坡也趁波也趁波逐浪。” |
运筹借箸 | 《史记·留侯世家》:“汉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具以丽生语告,曰:‘于子房何如?’……张良对曰:‘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裴骃集解引张晏曰:“求借所食之箸用指画也。” |
目瞪口张 |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江泰登时甩开手,曾文彩目瞪口张地望着他。” |
东风过耳 | 清·容闳《西学东渐记》:“学生在美国……绝无敬师之礼,对于新监督之训,若东风之过耳。” |
雨帘云栋 | 唐·王勃《滕王阁》诗:“昼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宋·杨无咎《青玉案》词:“傍湖开径,雨帘云栋,平地居仙子。” |
废寝忘餐 | 南朝 齐 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
偃武休兵 | 宋·岳飞《乞解军务第三札子》:“今讲好已定,两宫天眷,不日可还;偃武休兵,可期岁月。” |
谨慎从事 | 邓小平《敌占区的组织工作与政策运用》:“凡是可以招致敌人摧残人民的事,都应谨慎从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