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身立命的成语故事


安身立命

拼音ān shēn lì mìng

基本解释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僧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云:‘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


暂未找到成语安身立命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安身立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束手无策 宋 王柏《鲁斋集》:“士大夫念虑不及此,一旦事变之来,莫不束手无策。”
怪模怪样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9回:“龙老三你还不把那些衣服脱了,人看着怪模怪样!”
教条主义 毛泽东《矛盾论》:“我们的教条主义者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就是,一方面,不懂得必须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认识各别事物的特殊的本质。”
欲速不达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不识庐山真面目 宋 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曾序过
迁善远罪 汉·贾谊《治安策》:“然而曰礼云礼云者,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奉行故事 东汉 班固《汉书 魏相传》:“相明《易经》,有师法,好观汉故事及便宜章奏,以为古今异制,方今务在奉行故事而已。”
三思而后行 《南齐书·公冶度》:“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厌故喜新 《问答上》:“使天地大义有所废阙,而厌故喜新,败亡相寻而不悟也。”
啜菽饮水 西汉 刘安《礼记 檀弓下》:“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泥名失实 宋·程大昌《考古编·诗论九》:“夫其本圣言而推之者,尚破碎如此,其他何可泥名失实而不敢加辨也欤!”
无丝有线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佛印师四调琴娘》:“娘子可速回。倘有外人见之,无丝有线,吾之清德一旦休矣。”
妄下雌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校定书籍,亦何容易?自扬雄刘向方称此职耳。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一家之学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班固《典引》:“司马迁著书成一家之言。”
焚林竭泽 清·黄宗羲《明司马澹若张公传》:“窃恐焚林竭泽之后,能无鱼惊鸟散之忧?”
死不闭目 《旧唐书·韩愈传》:“穷思毕精,以赎前过,怀痛穷天,死不闭目。”
玉碎香残 清 洪昇《长生殿》第二十七出:“玉碎香残荒郊卧,云拋雨断重泉墮。”
明发不寐 《诗·小雅·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天荆地棘 明·刘永锡《行路难》诗:“云漫漫兮白日寒,天荆地棘行路难。”
悉心毕力 汉·蔡邕《杨太尉碑铭》:“乃及伊公,克光前矩,悉心毕力,胤其祖武。”
韫椟待价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且韫椟以待价,踵颜氏以行止。”
良莠淆杂 《清史稿·萧永藻传》:“开山发矿,多人群聚,良莠混杂,臣通饬严禁。”
枕石寝绳 《文子·精诚》:“虑牺氏之王天下也,枕石寝绳,杀秋约冬,负方州,抱员天。”
重三叠四 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二:“本朝建官重三叠四,多少劳扰!此须大有为后痛更革之。”又卷一百一十八:“经书中所言只是一个道理,都重三叠四说在理,只是许多头面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