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玄珠的成语故事

拼音tàn xuán zhū
基本解释探:摸取;玄珠:黑珍珠。比喻不懂装懂,一知半解。
出处《叔苴子·外编》:“昔人闻赤水中有玄珠也,相与沐而探之。”
探玄珠的典故
从前人们听说赤水里产玄珠,都潜水下去摸取。有人摸到螺蛳,有人摸到蚌壳,有人摸到鹅卵石,有人摸到瓦片。他们都以为自己摸到了玄珠。象罔听后大笑他们无知。他们则联合起来围攻象罔。象罔没法,只好躲到黄帝那儿三年不敢出门。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探玄珠)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流里流气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8章:“一些农村姑娘羞羞答答在照相摊前造作地摆好姿势,等待城里来的流里流气的摄影师按快门。” |
土包子 |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有些人轻视本地干部,讥笑本地干部,他们说:‘本地人懂得什么,土包子!’” |
惟利是图 | 晋·葛洪《抱朴子·勤求》:“由于夸诳,内抱贪浊,惟利是图。” |
连根带梢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萧队长笑着,对于这连根带梢、清清楚楚的说法,他最喜欢。” |
栉霜沐露 | 清·李渔《怜香伴·僦居》:“栉霜沐露多劳顿,喜借得一帆风顺。” |
横行直走 | 清·陈天华《警世钟》:“当初金鞑子、元鞑子,在中国横行直走,没有一个敢挡住他。” |
进退维亟 | 明·何景明《中林之棘》诗:“岂不是思,进退维亟。” |
恃强欺弱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8回:“齐恃强欺弱,夺我汶阳之田,今日请还。” |
安分守常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3回:“你可好生用心学习,再如不安分守常,你可仔细。” |
面如灰土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既而斜日西转,眺望方殷,女子坌息急奔而入,曰:‘殆矣!多言者泄其事于王妃,妃展巾抵地,大骂狂伧,祸不远矣!’生大惊,面如灰土,长跽请教。” |
月落参横 | 唐·柳宗元《龙城录·赵师雄醉憩梅花下》:“时东方已白,师雄起视,乃在大梅花树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须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尔。” |
铜琶铁板 | 宋 俞文豹《吹剑续录》:“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外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持铁板,唱‘大江东去’。” |
目使颐令 | 《新唐书 王翰传》:“家畜声伎,目使颐令,自视王侯,人莫不恶之。” |
鞋弓襪小 | |
土埋半截 | 萧乾《皈依》:“别瞧我土埋半截儿,我还稀罕我这条老命呢。” |
不刊之说 |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 |
贫嘴恶舌 | 老舍《骆驼祥子》:“他天生来的不愿多说话,所以也不愿学着城里人的贫嘴恶舌。” |
稂莠不齐 | |
凄然泪下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玄德听罢,蓦然想起在吴繁华之事,不觉凄然泪下。” |
语近词冗 | 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三》:“翟公巽谓范蔚宗书语近词冗,事多注见。” |
朱颜翠发 | 宋·周邦彦《西平乐》词:“追念朱颜翠发,曾到处,故地使人嗟。” |
背信负义 | 郭沫若《笑早者,祸哉》:“我根本就没有料到,希特勒竟发狂到这样的地步,在一年以前就背信负义,开始去侵犯苏联。” |
贼头鼠脑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一回:“八戒道:‘哥啊,我晓得。你贼头鼠脑的,一定又变作个甚么东西儿跟着我听的。’” |
郑卫之曲 | 汉·荀悦《汉纪·宣帝纪》:“臣闻秦王好淫声,华阳后为之不听郑卫之曲。” |
知遇之荣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1回:“臣子遭缝明圣之主,知遇之荣,不要说六尺之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