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举细务的成语故事

拼音máo jǔ xì wù
基本解释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
出处宋·陈亮《论励臣之道》:“而群臣邈焉不知所急,毛举细事以乱大谋。”
暂未找到成语毛举细务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毛举细务)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卑鄙龌龊 | 明 唐顺之《答俞教谕》:“其于卑鄙龌龊越礼放法者,固未尝敢有雷同随俗之心,而其间尚可告语转移者。” |
夏虫不可言冰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回:“夏虫不可言冰,蟪蛄不知春秋。” |
沾亲带故 | 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这文书上写作见人,也只为沾亲带故。” |
二而一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0章:“我回答说:‘这是二而一的事情,并不矛盾。’” |
拔锅卷席 | ①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一回:“日本飞机天天来头上转,城里掉了几个蛋;大官们携金带银,小官们拔锅卷席的,都跑光了。”②杨朔《“阅微草堂”的真面目》:“稍微有点不顺心,地主就要拔锅卷席,撵你出去。” |
乞浆得酒 | 唐 刘知幾《史通 书志》:“太岁在酉,乞浆得酒;太岁在巳,贩妻鬻子。” |
死不旋踵 | 《战国策 中山策》:“当此之时,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
作法自毙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商君列传》:“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
刿鉥心腑 |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第八卷:“夫刿鉥心腑,指摘造化,如探大海出珊瑚。” |
老老大大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十卷:“师曰:‘老老大大汉,住处也不知。’” |
弄竹弹丝 | |
大张声势 | 《宋史·李师中传》:“今修筑必广发兵,大张声势。” |
指指戳戳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1回:“其中就有好性儿的跟着他,三三两两在背后指指戳戳。” |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左传·襄公二十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
高枕无虞 | 唐·陆贽《请减京东水运收脚价于讼边州镇储蓄军粮事宜状》:“然后可以扞寇雠,护氓庶,蕃畜牧,辟田畴,天子惟务择人而任之,则高枕无虞矣。” |
一鼓而下 | 明·沈采《千金记·定谋》:“昨日令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迳截赵魏,掩其不备,一鼓而下。” |
囊中羞涩 | 梁实秋《穷》:“别看我囊中羞涩,我有所不取。” |
瓜葛相连 | 三国·魏·曹叡《种瓜篇》:“与君新为婚,瓜葛相结连。” |
程门飞雪 | 鲁迅《书信集·致许广平》:“程门飞雪,贻误多时。” |
屡次三番 | 瞿秋白《乱弹 一种云》:“那云为什么这样屡次三番的摧残光明?” |
妙绝一时 | 宋·周禈《清波杂志》第12卷:“笔墨简远,妙绝一时。” |
挈瓶之智,守不假人 | 明·归有光《乞休申文》:“挈瓶之智,守不假人。” |
计功受赏 | 《淮南子·人间训》:“是故忠臣事君也,计功而受赏,不为苟得;积力而受官,不贪爵禄。其所能者,受之勿辞也。”《后汉书·南匈奴传》:“其南部斩首获生,计功受赏如常科。” |
食不累味 | 《晋书·石季龙载记》:“士阶三尺,茅茨不翦,食不累味,刑措不用。” |
恣心所欲 | 《梁书·中天竺国传》:“其宫殿皆雕文镂刻,街曲市里,屋舍楼观,钟鼓音乐,服饰香华,水陆通流,百贾交会,奇玩珍玮,恣心所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