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闻必录的成语故事

拼音yǒu wén bì lù
基本解释闻:听到的;录:记录。凡是听到的;全部记录下来。
出处清 张春海《宦海》第11回:“在下做书的更不便无端妄语,信口雌黄,不过照着有闻必录的例儿,姑且的留资谈助。”
暂未找到成语有闻必录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有闻必录)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破釜沉舟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
公诸同好 | 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定仁义之度,成一家之言,虽未能藏之于名山,将以传之于同好。” |
漫无边际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4章:“只向黎说了一些海阔天空、漫无边际的话。” |
欲罢不能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
神志不清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弟子方才被什么妖人迷住,弄得身不由己、神志不清。” |
废奢长俭 | 东汉·班固《汉书·杜钦传》:“废奢长俭,表实去伪。” |
好梦难成 | 宋·聂胜琼《鹧鸪天·寄李之问》:“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
肝胆秦越 | 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26节:“我数百年来荡析离居、肝胆秦越之父子兄弟,今乃得以代议士之名誉,集兹一堂。” |
推燥居湿 | 《孝经援神契》:“母之于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居湿,绝少分甘。” |
造化小儿 | 《新唐书 文艺传上 杜审言》:“审言病甚,宋之问、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 |
扣帽子 | 毛泽东《事情正在起变化》:“人们反对扣帽子,这只是反对共产党扣他们的帽子。” |
曝书见竹 | 清·浦起龙《<史通通释>序》:“网搜佣钞,敦复力最勤,未卒事病亡,每一展卷,不胜曝书见竹之感。” |
无名小辈 | 《龙图耳象》第92回:“俺只道是蓝骁那厮,原来是个无名小辈!” |
以刑去刑 | 《商君书·靳令》:“行罚,重其轻者,轻其重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谓以刑去刑,刑去事成。”高亨注:“‘轻其重者’一句是衍文,《韩非子·饬令篇》无,是其证。”又《去强》:“以刑去刑,国治。” |
打躬作揖 | 清 曹雪芹《红楼梦》:“薛蟠连忙打躬作揖赔不是。” |
架肩击毂 | 唐·高彦林《唐阙史·卢渥》:“及赴任陕郊,洛城自居守分司朝臣已下,互设祖筵,遮于行路,洛城为之一空。都人观者架肩击毂。” |
无所不尽其极 | 老舍《四世同堂》:“赶到她宴请日本人的时候,她也无所不尽其极的把好的东西拿出来,使日本人不住的吸气。” |
大车以载 | 《易经·大有》:“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
凤吟鸾吹 |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忽听得歌声嘹亮,凤吟鸾吹,不足喻其美。” |
含冤受屈 | 艾芜《关于三十年文艺的一些感想》四:“文艺工作者含冤受屈,管文艺的同志也无可奈何,只有随声应和,得以幸存。” |
入孝出悌 | 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汉·桓宽《盐铁论·授时》:“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徙义而从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 |
慢易生忧 | 《管子·内业》:“思索生知,慢易生忧,暴傲生怨,忧郁生疾。” |
英姿勃发 | 赖少其《<钱松喦画集>序》:“现在的画面上舍弃了两棵大黄桷树,把柏树从小改大,使其英姿勃发,昂首挺立。” |
纨绔膏粱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你是个纨绔膏粱,这也无怪你不知。” |
祸作福阶 | 晋·卢谌《赠刘琨一首》:“福为祸始,祸作福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