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绳系足的成语故事

拼音chì shéng xì zú
基本解释赤绳:红绳;系:结、扣。旧指男女双方经由媒人介绍而成亲。
出处唐 李复言《续玄怪录》:“固问囊中何物,曰:‘赤绳子耳!以系夫妻之足,及其生则潜用相系,虽仇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吴楚异乡,此绳一系,终不可逭。’”
赤绳系足的典故
古代杜陵少年韦固,一天在路上遇到一个靠着红布囊席地而坐的老人,觉得奇怪,就去问老人。老人说他是主管天下婚姻的,囊中的红绳是用来将夫妻的脚系在一起的,不管他们两人相隔多远,终究会走到一起的,如果断裂就夫妻离散。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赤绳系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变幻无常 | 明 蔡羽《辽阳海神传》:“气候悉如江南二三月,琪花宝树,仙音法曲,变幻无常,耳目应接不暇。” |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之常数也。” |
贯朽粟红 | 明·吾丘瑞《运甓记·苏峻倡乱》:“甲精器利,贯朽粟红,兵诵吉申,民歌召杜。” |
偷香窃玉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虽不能够窃玉偷香,且将盼行云眼睛儿打当。” |
昼乾夕惕 | 语出《周易 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前蜀 杜光庭《贺臣体渐痊愈表》:“昼乾夕惕,焦劳而腠理愆和旰食宵衣,忧轸而寒暄爽候。” |
红不棱登 | |
百龙之智 | 《孔丛子·公孙龙》:“虽百龙之智,固不能当其前也。” |
成人之善 | 《魏书·礼志四》:“况乃官历士流,当训章之运,而以庶叔之嫌,替其嫡重之位,未是成人之善也。” |
耳熏目染 | |
涓滴不遗 | 唐 杜甫《倦夜》:“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
玉不琢,不成器 | 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
磨嘴皮子 | 浩然《艳阳天》第84章:“别白磨嘴皮子了,咱们反破坏,把糟蹋麦子的鸡全砸扁它!” |
挨冻受饿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0回:“妈妈这一辈子,想来还不致挨冻受饿。” |
气骄志满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9回:“就未免气骄志满,一天一天的放荡恣纵起来。” |
困知勉行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
不羁之民 | 汉 桓宽《盐铁论 论功》:“不牧之地,不羁之民。” |
无尽无休 | 曹禺《北京人》第三幕:“终于沉闷地听着远处的更锣声、风声、树叶声,和偶尔才肯留心到的身旁思懿的无尽无休的言语。” |
缩衣节口 | 宋 苏轼《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农民之家,量入为出,缩衣节口,虽贫亦足。” |
邈若河山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鲁公女》:“今近在咫尺,而邈若河山,恨何如也!” |
恫瘝一体 | 太平天国·黄期陛《建天京于金陵论》:“恫瘝一体,休戚相关,恩膏覃敷,海宇均蒙雨露沾濡。” |
扭头别项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幸是我那天不曾莽撞,不然今日之下,弄得一个扭头别项,一个泪眼愁眉,人生到此,还有何意味!” |
悦目娱心 | 宋·张舜民《与石司理书》:“大凡人见悦目娱心之物固所喜。” |
退食自公 | 《诗经·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
知音识趣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你平时那一班同欢同赏,知音识趣的朋友,怎没一个来锲倸你一锲倸?” |
薏苡之谗 | 清 李渔《玉搔头 拾愁》:“忠能格主,不蒙薏苡之谗;功每先人,曾在麒麟之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