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长的成语故事

拼音yī rì zhī zhǎng
基本解释表示判断或处理事情有相当能力。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品藻》:“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一日之长的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带学生出游,子路、曾皙、冉有、公西有陪孔子坐着闲聊。孔子感慨地对他们说:“因为我比你们年龄稍大一些,不会有人用我了,你们平常总爱说:‘没有人了解我呀!’现在如果有人很了解你们并请你们做事,那么你们该怎么办呢?”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日之长)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短兵接战 | 《三国志 魏志 典韦传》:“韦被数十创,短兵接战,贼前搏之。” |
落地生根 | 《人民日报》1969.12.18:“他们纷纷表示,要在农村落地生根,干一辈子革命。” |
肉跳神惊 | 老舍《神拳》第三幕:“知县肉跳神惊坐立不安。” |
日角偃月 | 晋·袁宏《后汉纪·顺帝纪上》:“[梁后]选入掖庭,相工茅通见之,惊曰:‘此所谓日角偃月,相之极贵,臣未尝见之。’于是以为贵人。” |
把持包办 | 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规定共产党员应当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就是针对着这一部分还不明白党的政策的同志而说的。” |
投井下石 |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
牡丹虽好,全凭绿叶扶持 |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十二回:“也不像两个人打,就如一对猛虎争餐,擂台上流做一团。牡丹虽好,全凭绿叶扶持。” |
以手加额 | 宋 杨万里《章贡道院记》:“斯言一出,十邑之民,以手加额,家传人诵。” |
不谋同辞 | 《后汉书 祭祀志上》:“群下百僚,不谋同辞。” |
十家锅灶九不同 | 李茂荣《人望幸福树望春》:“你姓张,他姓李,人多心多,十家锅灶九不同。” |
柳巷花街 | 宋 黄庭坚《满庭芳 妓女》词:“初绾云鬟,才胜罗绮,便嫌柳巷花街。” |
肝胆相向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7回:“豪杰遇豪杰,自然话得投机,顷刻间肝胆相向。” |
自作孽,不可活 | 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
江山好改,秉性难移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徐老仆义愤成家》:“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
杜绝后患 |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四十回:“那安放白玉炉的山峰崩将下来,恰好堵了洞门。雾幙白玉炉仍收回天上,从此白云洞再无人到。此是玉帝杜绝后患之意。” |
雍容典雅 | 宋·陈亮《书欧阳文粹后》:“公之文雍容典雅,纡余宽平,反覆以达其意,无复毫发之遗。” |
先入为主 | 东汉 班固《汉书 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戒,反覆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 |
孜孜矻矻 | 唐·韩愈《争臣论》:“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乂,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廉济天下也,孜孜矻矻,死而后已。” |
自出胸臆 | 清·汪琬《吴道贤诗小序》:“郭恕先、米元章之流,往往于绳墨之外,自出胸臆。” |
渔夺侵牟 | 《汉书·景帝纪》:“吏以货赂为市,渔夺百姓,侵牟万民。” |
潜移阴夺 | 《明史·余珊传》:“初每事独断,今戚里左右,或潜移阴夺。” |
擅作威福 |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一折:“方今汉朝献帝在位,被那董卓专权,擅作威福,生杀由己。” |
星移漏转 | 明·刘基《花犯·秋夜》词:“夜何其,星移漏转,凉蟾照无睡。” |
后福无量 | 《后汉书·左雄传》:“白璧不可为,容容多后福。” |
若不胜衣 | 《淮南子 氾论》:“周公事文王也,行无专制,事无由己,身若不胜衣,言若不出口,有奉持于文王,洞洞属属,而将不能,恐失之,可谓能子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