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吃幞头的成语故事


狼吃幞头

拼音láng chī fú tóu

基本解释狼衔去人的幞头,吞不下又吐不出。比喻有苦难言,强自忍耐。

出处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一折:“你便骂我一千场,便拷我三十顿,我则索狼吃幞头,心儿自忍。”


暂未找到成语狼吃幞头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狼吃幞头)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海水不可斗量 《淮南子·泰族训》:“太山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斗斛也。”
扼襟控咽 宋·周邦彦《汴都赋》:“扼襟控咽,屏藩表里,名城池为金汤,役诸侯为奴隶。”
朝梁暮周 明 李东阳《王凝妻》诗:“君不见中原将相夸男儿,朝梁暮周皆逆旅。”
动不失时 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机。”
峭论鲠议 宋李纲《论节义》:“[颜真卿]其后归朝,峭论鲠议,为奸臣所挤,殒于贼手。”
事不关己 《曹雪芹别传》:“当时的风气是谨言慎行,少发议论,事不关己,不必打听,因此对这一次大征战的命将出师,一直不甚了了。”
造言生事 《孟子·万章上》:“好事者为之也。”宋·朱熹集注:“好事,谓喜造言生事之人也。”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只消说他造言生事,顶名告他一状,不怕不拿大锭大帛出来买静求安。”
欢欣若狂 吴玉章《辛亥革命》:“当变法的诏书一道道地传来的时候,我们这些赞成变法的人,真是欢欣若狂。”
绵力薄材 东汉 班固《汉书 严助传》:“越人绵力薄材,不能陆战。”
捉襟露肘 清·薛雪《一瓢诗话》:“分题拈韵,诗家之厄也……一遭牵合,未免捉襟露肘。”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七十一回:“童七道:‘咱实得百十两银接接手才好哩;要不,也就捉襟露肘了。’”
狗眼看人 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七回:“这当儿店小二三脚并两脚赶了进来,一副狗眼看人低的神态拉着胡狲的手就要往外赶。”
颜面扫地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戴过一次高帽子的,从此颜面扫地,做不起人。”
瞒上欺下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至今还不能替老百姓想,瞒上欺下,咱简直不是个人啦!”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8回:“第二要嘴巴会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官场说官场上的话,见了生意人说生意场中的话。”
胸无城府 《宋史 傅尧俞传》:“尧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
视如陌路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11回:“当今之世,面交者多,饮酒宴乐,情若同胞,利害相关,视如陌路。”
铿金霏玉 清·钮琇《觚剩·樵隐》:“崔出《樵隐近咏》相示……黄不觉惊赏曰:‘此真铿金霏玉之音也。’”
烟炎张天
触目警心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大学·传第六章一》:“如为子而必诚于孝,触目警心,自有许多痛痒相关处。”
坐失事机 王闿运《丁锐义传》:“坐失事机,谁执其咎。”
违天逆理 《周书·文帝纪上》:“侯莫陈悦违天逆理,酷害良臣,自以专戮罪重,不恭诏命,阻兵水洛,强梁秦陇。”
愚夫蠢妇 《淮南子·本经训》:“愚夫蠢妇皆有流连之心,凄怆之志。”
倏来忽往 晋·潘岳《射雉赋》:“栎雌妒异,倏来忽往。”
指腹割衿 《元史·刑法志·户婚》:“诸男女议婚,有以指腹割衿为定者,禁之。”
东推西阻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五回:“都氏只是拣精剔肥,东推西阻,媒婆说得丑些,又落得好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