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皆是的成语故事

拼音suǒ zài jiē shì
基本解释到处都是。指某种人或事物普遍存在。
出处宋 苏轼《石钟山记》:“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暂未找到成语所在皆是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所在皆是)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不识之无 | 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
沥胆堕肝 | 唐 李颀《杂曲歌辞 行路难》诗:“世人逐势争奔走,沥胆隳肝惟恐后。” |
数黑论黄 | 元 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倒把我迎头阻,劈面抢,到咱行数黑论黄,卖弄他血气方刚。” |
浪子回头金不换 | 张恨水《八十一梦·第32梦》:“有道是浪子回头金不换。” |
心惊胆怕 | 元·狄君厚《介子推》第三折:“受了他五七日心惊胆怕,不似这两三程行得人力尽身乏。” |
倚门献笑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美娘道:‘奴是好人家儿女,误落风尘,倘得姨娘主张从良,胜造九级浮图。若要我倚门献笑,送旧迎新,宁甘一死,决不情愿。’” |
貌不惊人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1回:“看你这般人不出众,貌不惊人,有何本事,要想做状元么?” |
日短心长 | 清·黄宗羲《与李杲堂陈介眉书》:“惟是旦中生平之志,不安于九品之下中,故铭言日短心长,身名就剥,所以哀之者至矣。” |
沉思熟虑 | 茅盾《虹》:“像受了什么刺戟似的,梅女士忽然戴着一付沉思熟虑的面孔。” |
咫尺之书 | 《史记·淮阴侯列传》:“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宋·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欲徒手奉咫尺之书,自托于执事,将使执事何从而知之,何从而信之哉?” |
项背相望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左雄传》:“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 |
瞻予马首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
富堪敌国 | 《廿载繁华梦》第三回:“若库书吏役,反得富堪敌国,坐拥膏腴。” |
撒豆成兵 | 元 无名氏 《十样锦》第二折:“变昼为夜,撒豆成兵,挥剑成河,呼风唤雨。” |
坚如磐石 | 《玉台新咏 古诗为焦仲卿作》:“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
柴毁灭性 | 唐·赵儋《右拾遗陈公旌德碑》:“文林卒,公至性纯孝,遂庐墓侧,杖而徐起,柴毁灭性,天下之人,莫不伤叹。” |
非知之难,行之惟艰 | 唐·魏征《十渐不克终疏》:“非知之难,行之惟艰;非行之难,终之斯难。” |
贻人口实 | 清 唐才常《上欧阳中鹄书》:“安得有此巨款?如此事果成,必贻人口实。” |
风起云飞 | 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箫鼓鸣兮发戟歌。” |
改换门庭 | 老舍《四世同堂》九四:“如今长期失业在家,回英国府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得早日改换门庭,另找洋主子才好。” |
朱衣使者 | 明 陈耀文《天中记》卷三十八引《侯鲭录》:“欧阳修知贡举日,每遇考试卷,坐后常觉一朱衣人时复点头,然后其文入格。……因语其事于同列,为之三叹。尝有句云:'唯愿朱衣一点头。'” |
檠天架海 | 明·无名氏《大劫牢》第一折:“我是个出水金精兽,稳情取檠天架海梁。” |
责己以周,待人以约 | 唐·韩愈《原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
厕足其间 | 鲁迅《月界旅行辩言》:“绝无一女子厕足其间,而仍光怪陆离,不感寂寞,大为超俗。” |
饔飧不济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一回:“今既饔飧不济,我这里有白银十两,暂且拿去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