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夺名的成语故事


象形夺名

拼音xiàng xíng duó míng

基本解释夺:决定。依照事物的形态特征来决定它的名称。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7回:“如今年深岁改,人不能识,故皆象形夺名,渐渐的唤差了,也是有的……”


暂未找到成语象形夺名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象形夺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图穷匕见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三》:“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借书留真 《汉书·河间献王传》:“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
马首是瞻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四年》:“苟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将门出将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6回:“有子如此,可谓将门出将矣。”
怀材抱德 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一折:“因为山间林下,多有怀材抱德之人,不肯进取功名,今着小官五路采访。”
义不反顾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夫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流汗相属,唯恐居后,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讎。”
居停主人 《宋史·丁谓传》:“帝意欲谪(寇)准江淮间,谓退,除道州司马。同列不敢言,独王曾以帝语质之。谓顾曰:‘居停主人勿复言。’盖指曾以第舍假准也。”
百舌之声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山训》:“人有多言者,犹百舌之声;人有少言者,犹不脂之户也。”
批逆鳞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逆鳞哉!”
人间天堂 曹靖华《凭吊“新处女”》:“山外云山天外天,人间天堂——共产主义乐园呵,到明天一定要实现!”
八面见光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张姑娘这几句话说得软中带硬,八面儿见光,包罗万象,把个铁铮铮的十三妹倒寄放在那里为起难来了。”
喻之以理 宋·洪迈《夷坚志·丙志》第14卷:“然此妇见鸷兽不怖悸,乃能言之有理,亦难能也。”
磨揉迁革 宋·欧阳修《吉州学记》:“予闻教学之法本于人性,磨揉迁革使趋于善。”
擦掌磨拳 《西游记》第二二回:“那大圣护了唐僧……见八戒与那怪交战,就恨得咬牙切齿,擦掌磨拳,忍不住要去打他。”
达诚申信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榖,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
承欢献媚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四围小花,好像承欢献媚,服从那大花的样子。”
拿风跃云 明·宋濂《凤阳陈方式赠二代碑铭》:“当时元夫志士,无不拿风跃云,吐阳嘘阴,致身于九霄之上。”
五抢六夺 郭沫若《水平线下·到宜兴去》:“船一靠岸,他们便蜂拥上来,遇着街上有卖食的便五抢六夺地捞到口里。”
文治武力 西汉·戴圣《礼记·祭法》:“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灾。”
鸿衣羽裳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二》:“岩堂之内,每时见神人往还矣,盖鸿衣羽裳之士,练精饵食之夫耳。”
掩面失色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5回:“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
辄作数日恶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欢乐之趣。’”
行财买免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6回:“落得骗了些果子吃进肚里,且又得了行财买免的供招。”
客囊羞涩 清·孔尚任《桃花扇·访翠》:“只是一件,客囊羞涩,恐难备礼。”
宵旰攻苦 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诗:“宵旰忧虞轸,黎元疾苦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