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鞭示辱的成语故事

拼音pú biān shì rǔ
基本解释对有过错的人用蒲做的鞭子抽打,只是为了使他感到羞耻,并不使他皮肉受苦。旧时用于宣扬官吏的所谓宽仁。
出处《快心编》第十回:“我若将此重棒责之,岂不是伤其肌肤,而使彼贻忧日后耶!古人有蒲鞭示辱则可矣。”
蒲鞭示辱的典故
汉朝时期,官员刘宽为官清正,善于从心理上去治理他的辖区,他不用很残酷的刑罚,对于部下或百姓犯错时,只是用蒲鞭抽几下而已,让他自己感到羞辱,下次好知错必改。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蒲鞭示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干干脆脆 | 曹禺《雷雨》序:“鲁大海自然要个硬性的人来演,口齿举动不要拖泥带水,干干脆脆地做下去。” |
切树倒根 | |
千里命驾 | 《晋书·嵇康传》:“东平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康友而善之。” |
尽瘁事国 | 《诗经·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 |
贪大求全 | |
三尸五鬼 | |
长乐未央 | 《金石索·汉长乐宫瓦》:“‘长乐未央’,此长东宫瓦。” |
操之过激 | 文公直《辛亥革命运动中这新军》:“鄂督瑞澄操之过激,捕杀民党无虚日。” |
烦天恼地 |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哭哭啼啼,烦天恼地。” |
骏波虎浪 | |
至尊至贵 | 汉·荀悦《前汉纪·宣帝纪三》:“出门则乘骈辎,下堂则从傅母,进退则鸣佩玉,内饰则结纫绸缪。此则至尊至贵所以自敛,制不自恣纵之义也。” |
慧心巧思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7回:“炀帝与萧后看了一会,说道:‘妃子慧心巧思,可谓出神入化矣!’” |
大富大贵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8卷:“后来虽不能如二公这等大富大贵,却也免了一个大难,享个大大家事。” |
芥纳须弥 | |
李郭同舟 | 《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 |
争光日月 | |
装门面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4回:“左右是你的老婆,替你装门面。” |
成佛作祖 | 《白雪遗音·马头调·小尼姑》:“成佛作祖待作甚么?陈妙常也曾还俗过。” |
阴疑阳战 | 《周易 坤》:“阴疑于阳必战。” |
褒采一介 | 南朝·齐·谢朓《辞随王子隆饯》:“褒采一介,抽扬小善。” |
五尺之僮 | 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地覆天翻 | 唐 刘商《胡笳十八拍》六:“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
非人不传 | 《宣和书谱·行书·祭京》:“大抵学者用笔有法,自古秘之,必口口亲授,非人不传。” |
节食缩衣 | 宋·朱熹《刘氏墨庄记》:“节食缩衣,悉力营聚。” |
深扃固钥 | 明·唐顺之《永州祭柳子厚文》:“窃惟山川之与人文,同于擅天地之灵秘,顾若有神物爱惜乎其间,深扃固钥而不轻以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