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口利舌的成语故事


辩口利舌

拼音biàn kǒu lì shé

基本解释指能言善辩,伶牙利嘴。

出处汉 王充《论衡 物势》:“亦或辩口利舌,辞喻横出为胜。”


暂未找到成语辩口利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辩口利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青云直上 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
进锐退速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其进锐者,其退速。”
河山之德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
珍羞美味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9回:“席上珍羞百味,笙歌两行,自不必说。”
破斧缺斨 《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得一望十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日夜思算,得一望十,得十望百,堆积上去,分文不舍得妄费。”
首施两端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邓训传》:“虽首施两端,汉亦时收其用。”
叠岭层峦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5回:“走的是些悬崖峭壁崎岖路,叠岭层峦险峻山。”
死要面子活受罪 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阿巧姐却是有点如俗语说的‘死要面子活受罪’,硬记三家出张,颇以为苦。”
流水高山 《列子 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昏镜重明 元 无名氏《神奴儿》第四折:“今日投至见大人,似那拨云见日,昏镜重明。”
如醉方醒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四回:“三藏闻言,如醉方醒,似梦初觉,乐以忘忧,称谢不尽。”
繁文末节 宋·苏轼《上圆丘合祭六仪》:“仪者必又曰: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偏听偏言 汉 王符《潜夫论 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侧足而立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汉传》:“汉性强力,每从征伐,帝未安,恒侧足而立。”
通真达灵 《云笈七签》卷四七:“太上四明,九门发精,耳目玄彻,通真达灵。”
江山如画 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梦想神交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4回:“恨不得别人不中用,都积在狄希陈一人身上,梦想神交,只要算计报仇雪耻。”
恋酒贪花 元·无名氏《梧桐叶》楔子:“终不然恋酒贪花,堕却壮志。”
拾遗补阙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
诎寸信尺
寓意深远 宋 沈作喆《寓简》卷一:“诗之作也,其寓意深远,后之人莫能知之其意之所在也。”
声势熏灼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四卷:“当何珅声势熏灼,举朝无一人敢于纠劾,曹锡宝独能抗辞执奏,不愧诤臣。”
蹈赴汤火 唐·孙揆《灵应传》:“君子杀身以成仁,殉其毅烈,蹈赴汤火,旁雪不平,乃宝之志也。”
贵不可言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向者夫人、婴儿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