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好人的成语故事


误杀好人

拼音wù shā hǎo rén

基本解释好人:品德好、行为端的人。过失地杀掉品行好的人。


误杀好人的典故

宋朝时期,杨六郎安排孟良去辽国望乡台取回父亲的遗骸,消息被焦赞得到,他也想去领功。孟良来到望乡台,趁着夜色去偷遗骸,刚得手却遇到黑影焦赞,担心碰上辽人,孟良就挥刀砍死了他,证实是焦赞后,孟良也自杀身亡。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误杀好人)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掩人耳目 《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事迹显然,虽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
暗箭明枪 《群英类选 清腔类 玉交枝》:“忽心痴撞入他迷魂阵图里,暗箭明枪难躲避。”
皮里抽肉 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你觑我皮里抽肉,你休问我可怎生骨岩岩脸儿黄瘦。”
末学肤受 汉 张衡《东都赋》:“如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践目者也。”
依此类推 宋·周煇《清波杂志》第六卷:“盖尝供熟火也,以此类推之,岂识世事艰难!”
国步艰难 《旧五代史 萧顷传》:“时国步艰难,连师倔强,率多奏请,欲立家庙于本镇,顷上章论奏。乃止。”
死不瞑目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坚传》:“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
如蹈汤火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命入朝廷,如赴汤火。”
变躬迁席 《管子 霸形》:“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曰:‘敢问何谓其体?’”
逆天违众 东汉·班固《汉书·伍被传》:“夫以吴众不能成功者,何也?诚逆天违众而不见时也。”
待贾而沽 语本《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於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楚楚有致 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所居曲房密室,帷帐尊彝,楚楚有致。”
如获石田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一年》:“大王如获石田。”
抱负不凡 宋 楼钥《绩溪县尉楼君墓志铭》:“念吾兄抱负不凡,不见于用。”
暗锤打人 《人民文学》1997年第7期:“哪个鬼东西敢出来跟我说说理?暗锤打人,是土行孙出身!”
力学不倦 《旧唐书 子繁传》:“以其警悟异常,泌之故人为宰相,左右援拯,后得累居郡守,而力学不倦。”
由博返约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独步当时 《晋书·陆喜传》:“文藻宏丽,独步当时;言论慷慨,冠乎终古。”
络驿不绝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南匈奴传》:“逢侯部众饥穷又为鲜卑所击,无所归,窜逃入塞者络驿不绝。”
两眼墨黑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6回:“但他是初到省的人员,两眼墨黑,他不认得上司,上司也不认得他。”
略无忌惮 语出《礼记 中庸》:“小人而无惮也。”《三国演义》第三回:“[董卓]出入宫庭,略无忌惮。”
忐上忑下 《宋元戏文辑佚·张资鸳鸯灯》:“吃了万千控持,谙了无限磨难,受了多少忐上忑下。”
名鞿利鞚
河清海竭 《西京杂记》卷四引汉·枚乘《柳赋》:“小臣莫效于鸿毛,穿街鲜而嗽醪。虽复河清海竭,终无增景于边撩。”
征敛无度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年》:“布常无艺,征敛无度,宫室日更,淫乐不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