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过自讼的成语故事

拼音jì guò zì sòng
基本解释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吾未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暂未找到成语计过自讼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计过自讼)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心直口快 | 元 张国宾《罗李郎》第四折:“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哥哥是好人。” |
一见如故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 “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 |
怙才骄物 | 《南史·刘祥传论》:“若夫怙才骄物,公旦其犹病诸,而以刘祥居之,斯亡亦为幸焉。” |
奋臂大呼 |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 |
计深虑远 | 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计深虑远,急国家之难,而乐尽人臣之首也。” |
遇人不淑 | 《诗经 王风 中谷有蓷》:“有女仳离,条其啸矣。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涉淑矣。” |
握雾拏云 | 元·无名氏《连环记》第一折:“这其间多亏了张子房说地谈天口,韩元帅握雾拏云手。” |
无病自炙 | 《庄子·盗跖》:“柳下季曰:‘跖得无逆汝意若前乎?’孔子曰:‘然,丘所谓无病而自炙也。’” |
简要清通 | 语出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吏部郎阙,文帝问其人于锺会,会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皆其选也。’” |
线抽傀儡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8回:“那淮南江水左右官军,被奸妇驾云踏水,叫住就住,叫行就行,恰似线抽傀儡一般。” |
耕者让畔,讼者让田 | 清·汪琬《新修至德庙碑》:“古者政化之成也,则公卿让于朝,士庶人让于都,于鄙,耕者让畔,讼者让田。” |
夫负妻戴 | 相传春秋时,楚狂接舆躬耕而食。楚王使人聘之,请为治淮南。接舆笑而不应。其妻以为君命不从非忠,从之又违义。于是夫负釜甑,妻戴纴器,变名易姓而远徙,莫知所之。见汉·刘向《列女传·楚接舆妻》。 |
超尘拔俗 | 宋 黄庭坚《与王周彦长书》:“盖登太山而小天下,观于海者难为水也。企而慕者,高而远虽其不逮,犹足以超世拔俗矣。” |
名书竹帛 | 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名书竹帛。” |
道傍苦李 | 唐·许浑《和淮南王相公与宾僚同游瓜洲别业,题旧书斋》诗 :“道傍苦李犹垂实,城外甘棠已布阴。” |
求大同,存小异 | |
射鱼指天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知度》:“射鱼指天,而欲发之当出。舜禹犹若困,而况俗主乎?” |
鱼书雁信 | 《雍熙乐府·古调石榴花·闺思》:“总是伤情别离,则这鱼书雁信,冷清清杳无踪迹。” |
言为心声 | 汉 扬雄《法言 问神》:“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
铿金戛玉 | 清 周亮工《书影》第一卷:“吾豫当初变时,一人起而左右北地,铿金戛玉,至今踔厉词坛。” |
枯杨生稊 | 《周易 大过》:“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 |
金瓯无缺 | 明 徐宏祖《徐霞客游记 黔游日记》:“但各州之地,俱半错卫屯,半沦苗孽,似非当时金瓯无缺矣。” |
迎风待月 | 唐 元稹《莺莺传》:“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
休声美誉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回:“陈留王协,圣德伟懋,规矩肃然;居丧哀戚,言不以邪;休声美誉,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 |
敲脂吸髓 |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24回:“便可饶了那些助饷的百姓,偏要献勤解到金营,敲脂吸髓,竭尽无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