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元稹的诗 > 樱桃花

樱桃花

[唐代]:元稹

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

咏物  

樱桃花鉴赏

  元稹此诗描写樱桃花,就全诗来看,意境生动活泼,给人一种明艳、清晰的视觉感官体会,描写静景,却能给人以动态的体验感。另外全诗不过寥寥几句,但简明凝练,描景抒情,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第一句“樱桃花”开门见山的推出所要描写的景物。第二句马上承接上一句并运用一系列的量词由一到二到千万,恰似人的视线般由远及近,由一处及整体。这样的描写手法立马使静默沉寂的樱桃花有了一种爆发般活泼、热闹的气氛,恰拟于宋子京“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却又比宋句写的更含蓄,若绵酒般可令人回味无穷。第三句笔锋一转却是睹物思人,“花砖曾立摘花人”便是物是人非,然而无论作者或读者却都能将摘花人的形象还原回樱桃花枝下的花砖上面。于是便有了最后一句:一袭罗裙,红艳似火,花衬人娇,人比花灿。素手若玉,皓腕凝霜,折花微扬,婷婷玉立,回眸嫣然一笑,热情似火,瞬间黯淡了周围。

  然而片刻的恍惚过后呢?却是油然而至的失落。譬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那喧闹开着的花儿,那一池的活泼美丽,终却只化作了一句叹息:“那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又譬若六一居士的《元夕》“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一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那如火般的樱桃花渲染出来的热闹却愈发衬出一份斯人不再的惆怅与落寞来。写乐景,喻哀情,恰似我们读完这首诗后没由来的失落一样,我们不知何时,似也陷入了无尽的回忆之中。

元稹简介

唐代·元稹的简介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 元稹的诗(562篇)

猜你喜欢

赠笔生王伯纯

元代谢应芳

时方用武我业儒,王生卖笔来吾庐。生承世业霅溪上,制笔特与常人殊。

宣城阻兵十三载,犹喜山中老㕙在。拔来秋颖带微霜,缚得铦锥含五彩。

叹马二绝赠赵公简 其二

清代引履祥

岂有千里心,所戚惟穷老。屡鞭腹自饥,蹢躅悲荒草。

江上行三十首 其十三

明代邓云霄

月落西风急,秋萤点点流。却疑江上女,半夜弄珠游。

喜雨应吴太参二首 其二

明代孙伟

坐听檐虚泻沸涛,也知真宰养民膏。北窗梦觉增絺绤,南亩人归罢桔槔。

乡赛入村喧社鼓,野塘生水受渔舠。雨师先及公田足,为报官家抚字劳。

安乐窝中吟 其六

宋代邵雍

安乐窝中春不亏,山翁出入小车儿。水边平转绿杨岸,花外就移芳草堤。

明快眼看三月景,康强身历四朝时。凤凰楼下天津畔,仰面迎风倒载归。

樗林散人为严处士赋

明代潘希曾

散木岂无用,散人何可羁。树来广莫野,看到逍遥时。

朝市甘抛弃,烟霞足护持。高风千载上,谁嗣考槃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