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手加额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拱手与额相齐,是古人表示欢庆的意思。
出处宋 陈亮《与韩子师侍郎书》:“百姓闻贤使君之来,举手加额,以为天眼开矣。”
例子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6卷:“那赵干钓得一个三尺来长金色鲤鱼,举手加额,叫道:‘造化!’”
基础信息
拼音jǔ shǒu jiā é
注音ㄐㄨˇ ㄕㄡˇ ㄐ一ㄚ ㄜˊ
繁体舉手加額
感情举手加额是中性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
近义词额首相庆
英语raise one's hand to the forehead to congratulat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箪瓢屡空(意思解释)
- 心里有鬼(意思解释)
- 主忧臣劳(意思解释)
- 珠宫贝阙(意思解释)
- 饮水思源(意思解释)
- 止于至善(意思解释)
- 弟子孩儿(意思解释)
- 粗服乱头(意思解释)
- 断香零玉(意思解释)
- 阳春白雪(意思解释)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释)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释)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释)
- 横七竖八(意思解释)
- 男大当婚(意思解释)
- 卑鄙龌龊(意思解释)
- 前仆后继(意思解释)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竹篮打水一场空(意思解释)
- 惹是生非(意思解释)
- 珠联璧合(意思解释)
- 拆东墙补西墙(意思解释)
- 无所用心(意思解释)
- 乱作一团(意思解释)
- 变化无方(意思解释)
※ 举手加额的意思解释、举手加额是什么意思由文户修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金不换 | 即使用金子来也不换,形容极为可贵。 |
| 安身之处 | 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 |
| 疾如旋踵 | 旋踵:转动脚跟。快得就像转动一下脚跟。形容变化很快。 |
| 大惑不解 | 惑:疑惑迷乱;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
| 旧地重游 | 重新来到曾经居住或游览过的地方。 |
| 香销玉沉 | 香、玉:美女;销:通“消”,消失。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
| 胸有成竹 |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 杜绝言路 | 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
| 仁义道德 |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
| 慷慨悲歌 | 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
| 路无拾遗 | 见“路不拾遗”。 |
| 吃不了兜着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
| 气象万千 | 气象:景象;万千:泛指极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
| 偶一为之 | 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 |
| 黄雀衔环 | 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指报恩。 |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 珠玉之论 |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
| 白首之心 | 老年时的壮志。 |
| 打情卖笑 | 打情骂俏,指男女调情。 |
| 风声鹤唳 |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
| 聪明反被聪明误 |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
| 举止娴雅 |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
| 超然物外 |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 屦及剑及 | 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 凤友鸾交 | ①比喻有情男女结成的夫妇。②比喻男女间情投意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