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手可得的成语故事


唾手可得

拼音tuò shǒu kě dé

基本解释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唾手:往手上吐唾沫。

出处《新唐书 褚遂良传》:“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十万,翔会云輣,唾手可取。”


唾手可得的典故

唐太宗时,唐朝属国高丽国发生内乱,大臣支离杀死唐太宗立的国王后自立为王,唐太宗想亲征高丽。大将褚遂良认为这点小事不必皇帝亲征,派一两名精干的大将带上十万兵马出征,小小高丽就“唾手可取”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唾手可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才高七步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婀娜多姿 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香肌玉体 明·杨慎《洞天玄记》:“我这里自揣,竡划,稳步决,尽平生手段神灵大,夺了你香肌玉体却归来。”
应弦而倒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积善余庆 《周易 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仁人君子 《晋书 刑法志》:“刑之则止,而加之斩戮,戮过其罪,死不可生,纵虐于此,岁以巨计,此乃仁人君子所不忍闻,而况行之政乎?”
过河拆桥 元 康进之《李逵负棘》:“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穷巷掘门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惓枢之土耳。”
伯仲叔季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六年》:“亦唯伯仲叔季图之。”
摇头麰尾
跌跌滚滚
书香门户 沙汀《祖父的故事·老太婆》:“[丈夫]是个所谓书香门户子弟。”
殷殷田田 西汉·戴圣《礼记·向丧》:“妇人不宜袒,故发胸,击心,爵踊,殷殷田田,如坏墙然,悲哀痛疾之至也。”
沐雨栉风 三国 魏 曹丕《黎阳作》诗:“载驰载驱,沐雨栉风。”
大可不必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如今要再去学那下马冯妇,也就似乎大可不必了。”
瑞彩祥云 明·无名氏《紫微宫》第二折:“瑶池内瑞彩祥云尽笼罩,总堪描。”
今是昔非 明·王世贞《觚不觚录》:“若其今是昔非,不觚而觚者,百固不能二三也。”
一丝两气 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三折:“我才离了三朝五日,儿也这其间哭的你一丝两气。”
知足常乐 先秦 李耳《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逢场竿木 语出《五灯会元·南岳让禅师法嗣·江西马祖道一禅师》:“竿木随身,逢场作戏。”
返本还源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宝峰文禅师法嗣》:“一年将欲尽,万里未归人,大众总是他乡之客,还有返本还源者幺?”
振作有为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6回:“此时制台正想振作有为。”
不忘久要 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石城汤池 《三国志·魏志·辛毗传》:“兵法称:有石城汤池、带甲百万而无粟者,不能守也。”
不拘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