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窗剪烛的成语故事


西窗剪烛

拼音xī chuāng jiǎn zhú

基本解释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聚谈。

出处唐 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西窗剪烛的典故

唐朝时期,诗人李商隐任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四川一向多雨多雾,阴雨绵绵。他身处异乡,面对秋雨夜深人静,勾起对妻子的怀念,作诗《夜雨寄北》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西窗剪烛)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用心竭力 明·无名氏《破天阵》:“如今圣人招贤纳士,豁达大度,正用你股肱之臣,则要你用心竭力也。”
骨肉之亲 闽剧《钗头凤》:“千不念万不念要念舅父,伊和娘亲姐弟骨肉之亲。”
圆凿方枘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辩》:“圆凿而方枘兮,吾知其龃龉而难入。”
合而为一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春申君列传》:“臣为王虑,莫若善楚。秦、楚合而为一以临韩,韩必敛之。”
惨淡经营 唐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上梁不正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做的个上梁不正,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
阔论高谈 宋 许应龙《省试策问》:“阔论高谈者若善谋,轻举妄动者若敢为。”
太平盛世 明 沈德符《野获编》:“余谓太平盛世,元夕张灯,不为过侈。”
青蓝冰水 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四:“桐城派古文,望谿开之,海峰继之,至惜抱而其传始大,此天下之公言也。惜抱出于刘门,世几有青蓝冰水之喻。”
三贞九烈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他元来是九烈三贞贤达妇,兀的个老人家尚然道出嫁从夫。”
雄心勃勃 茅盾《<子夜>新版后记》:“最初构思的时候,原也雄心勃勃,打算在我力所能及的广阔画面上把一些最典型的人物事态组织进去。”
福如山岳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25卷:“若帝王求道,寿齐三光,千变万化,坐民立亡;福如山岳,为人重爱,修道之者,白日升天。”
羊公鹤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而不肯舞,故称比之。”
江心补漏 元 无名氏《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叶公》:“今为吾主计之,必先预为准备,莫待临歧勒马、江心补漏,是臣之愿也。”
信而有征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八年》:“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
名正理顺 唐·颜真卿《请复七圣谥号状》:“高祖谥太武,用汉制;太宗谥曰文,行周道也。名正理顺,垂之无穷。”
水晶灯笼 宋 范镇《东斋记事补遗》:“刘随待制为成都通判,严明通达,人谓之水晶灯笼。”
邈若河山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鲁公女》:“今近在咫尺,而邈若河山,恨何如也!”
广乐钧天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叙》:“乃睹此广乐钧天,复见宗庙百官之美富。”
燕颔虬须 唐·白居易《赠李兵马使》诗:“江南别有楼船将,燕颔虬须不姓扬。”
杳无音耗 宋·无名氏《异闻总录》第一卷:“汝投于海,杳无音耗……何得在此?”
妖形怪状 巴金《谈<寒夜>》:“他看不惯媳妇‘一天打扮得妖形怪状’上馆子,参加舞会,过那种‘花瓶’的生活。”
向声背实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常人贵远贱亲,向声背实;又患暗于自见,谓己为贤。”
玉液金波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他其实咽不下玉液金波。”
遗寝载怀 唐·李元成《应贤良方正科对策》:“且犹郡邑公选,岩穴敷求,遗寝载怀,比岁临问,伫经术以佐职,相艺能以建官,则古之坐明堂,议衢室,安可以俦清问之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