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户修a>成语词典止知其一,不知其二止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故事

止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成语故事


止知其一,不知其二

拼音zhǐ zhī qí yī,bù zhī qí èr


暂未找到成语止知其一,不知其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止知其一,不知其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两脚书橱 《南史·陆澄传》:“澄当世称为硕学,读《易》三年不解文义,欲撰《宋书》竟不成。王俭戏之曰:‘陆公,书厨也。’”
鹰扬虎噬 明·陶宗仪《辍耕录·阑驾上书》:“散散、王士宏等,不体圣天子抚绥元元之意,鹰扬虎噬,雷厉风飞。”
囊中取物 《三国志通俗演义·诸葛亮二擒孟获》:“孔明大笑曰:‘吾擒此人,如囊中取物耳。’”
正本清源 《晋书 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于置胤树嫡,非所先务。”
虚情假意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我也见出你那心来了,一味在我面上虚情假意,到老还疼你那正经夫妻。”
怙恶不悛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
金钗钿合 唐·陈鸿《长恨歌传》:“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导之;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
一帆顺风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一回:“三只大船载了许多人马头领,却投穆太公庄上行,一帆顺风,早到岸边埠头。”
无名小辈 《龙图耳象》第92回:“俺只道是蓝骁那厮,原来是个无名小辈!”
自寻烦恼 巴金《家》六:“他不能够说服她们,他又何必自寻烦恼,浪费精力呢?”
大张声势 《宋史·李师中传》:“今修筑必广发兵,大张声势。”
擎天架海 元·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一折:“你这个将军休左猜,俺可便专心等待,等待你个擎天架海栋梁材。”
膝行蒲伏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秦始皇帝二十五年》:“夫其膝行蒲伏,非恭也;复言重诺,非信也;糜金散玉,非惠也;刎首决腹,非勇也。”
人中骐骥 《南史·徐勉传》:“此所谓人中骐骥,必能致千里。”
饿死事大 清 田北湖《与某生论韩文书》:“况贫能病人,饿死事大,不惟利禄之见,尽人难免。”
拖男挟女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吓得城外各关厢人等,拖男挟女,顾不得家私,都往州城中走。”
踔厉奋发 孙中山《中国革命史·革命之运动》:“其慷慨助饷,多为华侨;热心宣传,多为学界;冲锋破敌,则在军队与会党,踔厉奋发,各尽所能,有此成功。”
杜口无言 《晋书·吉挹传》:“挹辞气慷慨,志在不辱,杖刃推戈,期之以陨,将吏持守,用不即毙,遂乃杜口无言,绝粒而死。”
佐雍得尝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王子晋云:‘佐雍得尝,佐斗得伤。’此书为善则预,为恶则去,不欲党人非义之事也。”
远溯博索 明·宋濂《题〈寿昌胡氏谱〉后》:“司马迁作《史记》,远溯博索,于孔子所不敢述者,皆采而实之。”
踔厉骏发 清·汪琬《<安南日记>序》:“试读其所与国王书,后先援据故事,踔厉骏发,烂然明析。”
闭门扫迹 见“闭门扫轨”。
不为已甚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朱熹集注:“己,犹太也。杨氏曰:‘言圣人所为,本分之外,未加毫末。’”
怙恶不改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2回:“岂得怙恶不改,又率领众仙布此恶阵?”
犬马之报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吕布至死也不忘大德,当效犬马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