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卵投石的成语故事

拼音yǐ luǎn tóu shí
基本解释卵:蛋;拿着鸡蛋去碰石头。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也作“以卵击石。”
出处先秦 墨翟《墨子 贵义》:“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
以卵投石的典故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子,他到齐国去的路上碰到一个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说他脸色不好,不宜前去。墨翟根本不相信他的这一套,说算命先生是迷信,迷信是战胜不了真理的,拿迷信来否定真理就好比“以卵击石”,对真理毫无损伤。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以卵投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与人为善 |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
逸趣横生 | 清顾禄《桐桥倚棹录 冢墓》:“[梅花和尚钱堉]醉后落笔,逸趣横生,自谓醒时不及也。” |
初来乍到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19章:“行走在大城市五光十色的街道上,少平倒不像初来乍到时那般缩手缩脚。”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油头滑脸 | 《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正看之间,有小和尚疾忙进报。随有中年和尚油头滑脸,摆将出来。” |
敌不可纵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奉不可失,敌不可纵。” |
明公正义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7回:“若遇着买花儿东西,明公正义问他要。” |
掩目捕雀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陈琳传》:“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大国之事,其可以诈立乎!” |
证据确凿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尸场检验,证据确凿。且并未用刑,尔兄自认斗杀,招供在案。今尔远来,并非目睹,何得捏词妄控。理应治罪,姑念为兄情切,且恕。不准。” |
附凤攀龙 | 汉 扬雄《法言 渊骞》:“攀龙鳞,附凤翼。” |
抓破脸子 | 张天翼《清明时节》二:“我一直忍住了没跟人抓破脸子,你莫逼得太狠。” |
喜怒不形于色 | 《三国志 蜀志 先主传》:“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
心向往之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
柴米油盐 | 元 兰楚芳《粉蝶儿 思情》套曲:“若要咱称了心,则除是要到家,学知些柴米油盐价,恁时节闷减愁消受用杀。” |
月晕础润 | 梁启超《新民说》第十八节:“今日中国之现象,其月晕础润之几既动矣。若是乎,则智育将为德育之蠹;而名德育而实智育者,益且为德育之障也。” |
概不由己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公言固是有理,独不思君命所差,概不由己?” |
一面之识 | 《宋史·范纯仁传》:“范纯仁,得一面识足矣。” |
好谋而成 |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
凌上虐下 | 《三国志·魏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昔项籍总一强众,跨州兼土,所务者大,然卒败垓下,死于东城,为笑千载,皆不以义,凌上虐下故也。” |
切中时弊 | 宋 苏舜钦《诣匦疏 景祐五年》:“旬余日来,闻颇有言事者,其间岂无切中时弊,而绝不闻朝廷从而行之。” |
作事不时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八年》:“作事不时,怨读言动于民。” |
谩藏诲盗 | 《冷眼观》第17回:“俗语说,财勿露白,要到子尴尬个时候,倒说伲是谩藏诲盗。” |
功盖天地 | 汉·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 |
蝇粪点玉 | 唐 陈子昂《宴胡楚真禁所》:“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 |
惊心悲魄 | 《宋书·周朗传》:“是杀人之日有数途,生人之岁无一理,不知复百年间,将尽以草木为世邪,此最是惊心悲魄恸哭太息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