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死不二的成语故事


矢死不二

拼音shǐ sǐ bù èr

基本解释矢:同“誓”,发誓;二:二心。立誓到死不改变意志。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鸦头》:“瑥得鸦头,横施楚惊。既北绽,又欲夺其志,女矢死不二,因囚置之。”


暂未找到成语矢死不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矢死不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痛痛快快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依我看来,泰山是五岳之一,既然来到此地,索兴痛痛快快的逛一下子。”
费尽心思 曾朴《孽海花》第11回:“后儒牵强附会,费尽心思,不知都是古今学不分明的缘故。”
依样画葫芦 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一卷:“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不得已而为之 宋·辛弃疾《九议》:“岁币郊祀之费,是不得已而为之者。”
三宫六院 元·无名氏《抱妆盒》楔子:“兀那三宫六院,妃嫔彩女听者:明日圣驾亲到御园,打一金弹,金弹落处,有拾得者。”
出口入耳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年》:“王曰:‘言出于余口,入于尔耳,谁告建也?’”
本性难移 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楔子:“想他每无恩义,本性难移,着我向野田衰草残红里。”
话里有话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那知他二人这话,却是机带双敲,话里有话!”
千载一弹 典出《汉书·王吉传》:“吉与财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财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吉,字子阳。
儿女心肠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殊不知有了英雄至情,才成就得儿女心肠。”
孤陋寡闻 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惺惺惜惺惺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古人有言:‘ 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量这一个泼男女……众豪杰且请宽心。”
街溜子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四章:“你看他在黄堡兴盛德字号当过伙计的那身街溜子气吧!”
陈言肤词 马南邨《燕山夜话·文章长短不拘》:“短文章要能耐读,必须有精彩新鲜的内容,最好要比长文章更多地解决问题,不为陈言肤词,不为疏慢之语。”
捉将挟人 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四折:“枉了他父子每舍死忘生,苦征恶战,扯鼓夺旗,捉将挟人。”
辅车唇齿 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外失辅车唇齿之援,内有毛羽零落之渐。”
诈哑佯聋 《群音类选 官腔类 双忠记 睢阳陷守》:“身在伍伦中,怎做得诈哑佯聋,为官食禄,直须尽职输忠。”
诛暴讨逆 三国 蜀 诸葛亮《便宜十六策 治军》:“治军之政,谓治边境之事,匡救大乱道,以威武为政,诛暴讨逆,所以存国家安社稷之计。”
涂炭生灵 《尚书 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晋书 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心烦意冗 明·汤显祖《牡丹亭·闹殇》:“儿呵,暂时间月直年空,好将息你这心烦意冗。”
死乞白赖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三十二回:“这可亏了他三个死乞白赖的拉住我,不叫我打他。”
割须换袍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操闻之,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发隐摘伏 宋·秦观《越州请立程给事祠堂状》:“发隐摘伏,敏捷如神。”
洞中肯綮 《元史 韩性传》:“郡之良二千石,政事有所未达,辄往咨访,性从容开导,洞中肯綮,裨益者多。”
言多语失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27回:“贤弟,你的言多语失,怎么拜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