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眠吉地的成语故事


牛眠吉地

拼音niú mián jí dì

基本解释吉:吉祥。指有助于后代升官发财的坟地。

出处《晋书·周光传》:“遇一老父,谓曰:‘前冈见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


牛眠吉地的典故

传说晋代时期,陶侃年轻时死了父亲,将要进行安葬,家中忽然丢失了一头牛,怎么也找不到。他在找牛的途中遇到一个老汉,老汉告诉他:“前冈见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陶侃按照老汉所指,葬其父于此,后来果然做了大官。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牛眠吉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分崩离析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龙蟠凤逸 唐 李白《与韩刑州书》:“一登龙门,即声誉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重气狥名
情同手足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1回:“辛环曰:‘名虽各姓,情同手足。’”
随机而变 《敦煌变文集·韩擒虎活本》:“大凡男子,随机而变,不如降他。”
加官进位 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二折:“怎消的加官进位,怎消的荫子封妻。”
纳履决踵 明 程登吉《幼学琼林 贫富》:“曾子捉襟见肘,纳履决踵,贫不胜言。”
民淳俗厚 明·宋濂《敦睦堂记》:“海东之邑,闻有民淳俗厚如邹、鲁,必张氏之化也欤!”
简要清通 语出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吏部郎阙,文帝问其人于锺会,会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皆其选也。’”
唾手而得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54回:“这房可唾手而得。”
耳听是虚,眼见是实 京剧《串龙珠》第十场:“有道是耳听是虚,眼见是实。千岁莫要屈赖好人。”
钟灵毓秀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6回:“亦且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了!”
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人是要帮助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
斗筲穿窬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至当不易 明·李贽《焚书·读史·孔明为后主写申韩管子六韬》:“故汲长孺谓其内多欲而外施仁义,而论六家要指者,又以‘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八字概之,可谓至当不易之定论。”
茶余饭饱 元·关汉卿《斗鹤鹊·女校尉》曲:“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
泄漏天机 元·王伯成《贬夜郎》第三折:“往常恐东风吹与外人知,怎样这里泄漏天机。”
觅衣求食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看你既不是官员赴任,又不是买卖经商,更不是觅衣求食,究竟有什么要紧的勾当?”
疑似之间 唐·陆贽《论叙迁幸之由状》:“断速则寡恕于人,而疑似之间不容辩也。”
源远根深 北周·庚信《微调曲》:“水波澜者,源必远;树扶疏者,根必深。”
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金章玉句 宋·杨万里《过白沙渡得长句呈澹庵先生》:“先生半酣染霜免,金章玉句诗空万古。”
摩天碍日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忽又见一座高山,真是摩天碍日。”
山容海纳 唐·欧阳詹《送张尚书书》:“以尚书山容海纳,则自断于胸襟矣,岂在攸攸八行尺牍进退于人乎?”
悬弧之辰 西汉·戴圣《礼记·内则》:“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