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焉思启的成语故事

拼音jiǎo yān sī qǐ
基本解释《左传·成公八年》:“夫狡焉思启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国蔑有?”谓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后亦以“狡焉思肆”、“狡焉思逞”指怀贪诈之心妄图逞其阴谋。
出处《左传·成公八年》:“夫狡焉思启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国蔑有?”
暂未找到成语狡焉思启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狡焉思启)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便还就孤 | |
断子绝孙 | 元 柯丹邱《荆钗记 执柯》:“你再不娶亲,我只愁你断子绝孙谁拜坟。” |
一命呜呼 | 清 刘鹗《老残游记》:“谁知这个女婿,去年七月感了时气,到了八月边,就一命呜呼哀哉死了。” |
青蝇点素 | 汉 王充《论衡 累害》:“清受尘,白取垢;青蝇所污,常在练素。” |
雨过天青 | 明 谢肇淛《文海披沙记》:“陶器,紫窑最古,世传柴世宗时烧造,所司请其色,御批云:‘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
羊肠鸟道 | 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诗:“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
地北天南 | 清·孔尚任《桃花扇·题画》:“地北天南蓬转,巫云楚雨丝牵。” |
五步成诗 | 清·沈炳震《唐诗金粉·敏悟》:“青上书自荐能诗,云:‘子建七步,臣五步之内可塞明诏。’明皇试以除夕、上元、竹火笼等诗,应口而出。上称赏,授以官。”今存《应诏赋得除夜》一首,见《全唐诗》卷一一五。 |
软骨头 |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11章:“想不到此人是个忘恩负义的软骨头,把我出卖了。” |
弄口鸣舌 | 南朝梁·任昉《奏弹范缜》:“弄口鸣舌,只足饰非。” |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 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
扫穴擒渠 | |
点金乏术 | 明·徐光启《恭承新命谨陈急切事宜疏》:“只今辽左用饷不赀,司农束手,臣又一一求多,实是点金无术。” |
栖栖默默 | |
追风逐日 | 唐·杨炯《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励衔策而追风逐日,加剪拂则绝电奔星。” |
改容易貌 | 《庄子·德充符》:“‘吾与夫子游十九年,而未尝知吾兀者也。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过乎?’子产蹴然改容更貌,曰:‘子无乃称。’” |
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与群众同甘苦,不实行吃苦在先,享受在后,不服从组织决定,不接受群众监督。” |
高材疾足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
玉石俱烬 | 北齐·邢子才《广平王碑文》:“群心在辰,横流具及,山崩川斗,星筼日销,昆岳既毁,玉石俱烬。” |
朝野侧目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40卷:“权尊势忠,朝野侧目。” |
言甚详明 | |
玉石同烬 | 梁启超《新罗马》:“逆着你来便玉石同烬,顺着你来又鸡犬不宁。” |
蛤蟆夜哭 | 《艾子杂说》:“复闻有言曰:‘吾今幸无尾,但恐更理会蝌蚪时事也。” |
攻瑕蹈隙 | 章炳麟《读<日本国治>》:“忠愤者因是以攻瑕蹈隙,欲致届幕府而先倡攮夷之议。” |
疥癞之患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2回:“今王兴十万之师,行粮千里,以争疥癞之患,而忘大毒之在腹心,臣恐齐未必胜,而越祸已至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