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魄钩魂的成语故事

拼音shè pò gōu hún
基本解释摄:收取。旧时传说,妖魔鬼怪或某种迷信邪术,能钩取人的魂魄,来祸害人。
出处明·朱权《冲漠人》第二折:“你三个自今日,当远离,再休要咏月吟风,摄魄钩魂,把人狐魅。”
暂未找到成语摄魄钩魂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摄魄钩魂)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骑马找马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1回:“彼时间骑马寻马,只要弄到一笔大大的银款,赚上百十两扣头,就有在里头了。” |
违强陵弱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四年》:“唯仁者能之,违强陵弱,非勇也。乘人之约,非仁也。” |
金字招牌 | 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总算一帆风顺,文武全才的金字招牌,还高高挂着。” |
有志不在年高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23回:“樵子抚掌大笑不止,对子牙点头叹曰:'有志不在年高,无谋空言百岁!'” |
凡桃俗李 | 明·王冕《题墨梅图》:“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 |
蠹众木折,隙大墙坏 | 战国·卫·商鞅《商君书·修权》:“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
聚讼纷纭 | 清 张元济《<水经注>跋》:“聚讼纷纭,几为士林一大疑案。” |
锦衣玉食 | 北齐 魏收《魏书 常景传》:“夫如是,故绮阁金门,可安其宅;锦衣玉食,可颐其形。” |
牵合傅会 | 明·王廷相《雅述》下篇:“《吕氏月令》乃牵合傅会之书,柳子厚论之详矣。” |
飞殃走祸 | |
缺心少肺 | |
一得之见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不失圭撮 | 东汉 班固《汉书 律历志上》:“量多少者不失圭撮。” |
千金用兵,百金求间 | |
进退狐疑 | 唐·李靖《李卫公兵法·将务兵谋》:“信任过说,一彼一此,进退狐疑,部伍狼籍。” |
酝藉风流 | 《旧唐书·权德舆传》:“动作语言,一无外饰,酝藉风流,为时称向。” |
神完气足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九回:“文字不相上下,神完气足,俱是作家。” |
仰屋兴嗟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一面就近再等下一科的会试,免了一番长途跋涉,不必再为筹措旅费,仰屋兴嗟。” |
裘马清狂 | 唐 杜甫《壮游》诗:“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
昧己瞒心 |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他他他,忒很毒,敢敢敢,昧己满心,将我图。” |
方圆可施 | 《南齐书·沈宪传》:“补乌程令,甚著政绩。太守褚渊叹之,曰:‘此人方圆可施。’” |
先笑后号 | 《易·同人》:“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
珠残璧碎 | |
适时应务 | 《魏书·良吏传序》:“但廉平常迹,声问难高;适时应务,招响必速。” |
信以为实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5卷:“况且窝盗为事,声名扬开去不好听,别人不管好歹,信以为实,就怕来缠帐。” |